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家乡谱
›
新闻
›
老潍城:红红的黄黄的野山楂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老潍城:红红的黄黄的野山楂
[复制链接]
2089
|
0
|
2010-11-17 21: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秋风一吹,老潍县南邻的安丘山里一带,就挂出偌大一幅秋景长卷———望之无际,铺在地平线,连环展开,姹紫嫣红,淡黄老绿,眼花缭乱。七月里核桃,八月里梨,九月里柿子来赶集。满山的树,满树的果,满天的红,满目的艳,鲜活美于二月花。问是啥?山里红呀!那黄黄的呢?黄山楂呀!对了,对了,潍城民间有谚,“红和黄,喜煞娘”!
潍城南部全是山。山连山,岭连岭,连到海边不消停,靠山吃山胃口醒。一年到头,少不了山货,尝鲜。这不!八月十五甫过罢,安丘、诸城、五莲山里出的山里红,便抢先进城。在城里,东关,大石桥,后窑湾。有的是,罗列的小摊,串街的小担,货声的荡漾,山楂的相伴。叫卖山货,灿烂一片。有红红的野山楂,有黄黄的野山楂。红山楂,红得像火;黄山楂,黄得如金。只是,红山楂个头大,城里人不叫它“山里红”,叫它“石榴”。不对吧,“石榴”不是外皮内子的水果吗?酸石榴、甜石榴、冰糖子、十八子什么的,怎么把“山楂”叫成“石榴”哩?莫慌莫慌。潍县方言,一向把“山里红”叫成“石榴”的!只有黄山楂,才叫山楂。同样是山楂,由于颜色不同,叫法迥异。红山楂,叫酸石榴;黄山楂,才叫山楂。
九秋十月早,日凉披棉祆。出摊的小老头,又到了熬糖为业的季节。熬糖干吗?用项很多。做糖粽儿,蘸粒膏,捧沾果,压麻片。粒膏是啥?就是北京的冰糖葫芦呀。河南叫酸蘸,潍县叫粒糕。粒糕粒糕,一粒一粒插起来,蘸上冰糖甜如糕。粒糕原料,一是山果,二是冰糖。潍城蘸粒糕,主要用山楂。有红石榴粒糕,有黄山楂粒糕,有山药粒糕,有山药豆粒糕。其中红山楂粒糕,最酸最甜,又酸又甜,面兜兜,酸溜溜,食之开胃,品之醒口。秋冬时节,进了潍县城,看街上风俗画小景,蘸粒糕的,设摊街头。大糖盘,小风箱,鼓嗒鼓嗒火苗旺。小铁瓢,在熬糖,手拿楂串蘸糖浆,风送粒糕甜甜的香。
先前,潍城四乡山会多。秋收冬藏,乡亲歇冬,有闲工夫赶集,逛山会。像浮烟山会,寒亭山会,安固山会,望留山会,隆冬清早,北风料峭,屋面严霜。太阳刚刚出山,暖暖的,灿灿的,照得山会,蜃气朦胧缭绕。摩肩接踵的人声鼎沸,鸡鸣犬吠。但见那卖粒糕的,没有固定摊点,只扛一根长长的木杆,木杆顶部绑了麦秸靶子,上头插满的,全是山里红“酸蘸儿”,“冰糖葫芦串儿”,“酸石榴粒糕”的大展现。电视台记者前来采风,镜头一溜烟追逐的,不是插满山里红粒糕的长木杆,就是山村村头上那早经冷落了的石头碾……可也是哪,物以稀为贵。即今红石榴粒糕,在城中不时可见。唯独那圆圆的大大的沉沉的油碾砣子,一上镜头,那就成了出土文物、老古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xiaoyutou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广播
历史
人文
哲学
新闻
旅游
美食
特产
文化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