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复制链接]
查看1158 | 回复0 | 2010-11-19 15: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国办全日制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被国家执业医师、护师资格考试机构认可的学校,是河北省开办时间较早的医学专业学校之一,1964年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5000余人。位于邢台市桥西区钢铁北路83号(建设中的新校区仍位于钢铁北路)。 学校历史悠久。1964年建校,前身为邢台眼科大学,39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万余名卫生技术人才。1994年以来连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邢台市“文明示范学校”等,近几年来共获百余项荣誉。

     
  


简介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国办全日制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被国家执业医师、护师资格考试机构认可的学校,是河北省开办时间较早的医学专业学校之一,建校47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三万余名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本情况: 学校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604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员工512人。多年来,学校以培养适应基层医疗工作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卫生技术人才为目标,以“育人为本、德法并举、教研并重、民主管理、改革创新”为治校原则,以“培养能力、升华精神、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1996年以来学校蝉联“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学校党委多次被邢台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累计荣获“文明示范学校”、“管理规范化学校”、“医学科研教育先进单位”等市级以上荣誉近百项。党委书记、校长陈联群同志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全国教育工会授予“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优秀党政领导干部”,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历史沿革    1、 1964年8月经河北省批准学校筹备建立,定名“河北省邢 台卫生学校”,隶属河北省卫生厅领导。
  2、 1971年8月经邢台地革委研究决定将校舍迁到大通原地区合作学校。
  3、 1974年6月迁址于邢台市钢铁路80号。
  4、 1972年至1976年,学校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
  审”的招生办法,培养了1456名“工农兵学员”。
  5、 1977年至1985年,改招高中毕业生,学制由2年改为3年,设护士、卫生、针灸、放射 、助产等专业。
  6、 1977年后,增设附属医院,有50张病床。
  7、 1986年后,改招初中毕业生。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8、 1993年7月,邢台地市合并,学校更名为“邢台市卫生学校”,隶属邢台市。
  9、 1997年11月,学校被河北省教委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10、1999年12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
  11、2000年8月,邢台市委、市政府在《邢台市区教育结构调整意见》中确定将学校 改建为“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并列入《邢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十五”规划》,成为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12、2001年2月在邢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启动了迁址扩建的重大项目,征地604亩,定址于邢台市钢铁北路618号。同年7月24日,原邢台卫生职工中专学校并入学校,合并组建新的邢台市卫生学校。
  13、2002年3月1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升格为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
师资队伍  通过引进和培养师资人才,学校教师队伍日渐壮大。在编教师数 421人,聘任教师数9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2人,本科学历2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1人,高级讲师60人,讲师62人,助讲86人。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邢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厅优秀教师50名,有26名教师在省级以上学科委员会任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12篇,参编或主编著作224部,取得市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26项。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设置: 开设了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高级护理、涉外护理、口腔医学、医学检验、眼科医学、公共卫生管理、药学等 11 个专业。
办学条件  (1) 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建筑面积 10546 平方米, 藏书 17.23万册, 各类期刊 550余种, 设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等阅览大厅 10个,开通了医学文献检索系统和数据期刊库,既可与国内各院校实现资源共享,又可与国际大学建立网上联系,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场所 。
  (2)实验室建设:拥有专业实验室106个,涵盖了解剖、生化、微寄、五官、生理、药理、内科、外科、检验、护理、中医等学科,对解剖、生化、五官等6个特色实验室进行了重点装备,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842台,保障了实验课开出率100%,可以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 。
  (3) 信息教育建设:拥有千兆宽带校园网、现代化网络机房和先进的摄、录、编、播及课件制作设备,融多媒体传输、校园网络、闭路电视、语音教学于一体,是教学及网络的管理中枢,实现了教学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建设:学校有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6所,教学医院28所,涵盖了市属医院及各县大医院,实习基地40个,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2005年学院开工建设1所规模为900张床位的三级甲等综合性附属医院。
学校改革与管理  (1) 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坚持“厚基础、活模块、强能力”的教学原则,以2000年《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方案》为基础,以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完善机制为原则,成立了四系一部,实施了《教学工作校系分级管理的实施细则》、《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科研与学术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等 20多项方案,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实现了中专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向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顺利过渡。
  (2) 人事制度改革: 本着“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用人原则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实施了《关于引进人才的若干优惠政策》、《校内津贴分配实施细则》、《关于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的暂行规定》等制度,建立了人才资源储备库, 加大了向一线教师和重要岗位的倾斜力度,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教职工人均津贴比 1997年增加了6—7倍,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 后勤管理:本着“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办学成本”的原则,运行了“承包经营,自负盈亏,转制脱钩”改革方案,逐步形成了“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后勤管理模式,后勤改革实现了三个转变:在服务上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管理上由“包揽投入型”向“经营盈利”型转变,在体制上由学校办后勤向社会办后勤转变,后勤服务逐步实现社会化。学院食堂 被评为河北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是全国6所大学食品卫生A级单位之一 。
现任领导  陈联群
  党委书记、教授、高级政工师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陈联群


  享受政府津贴的优秀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北省首届“十大女杰”
  主持学校党政全面工作,同时负责学校宣传部、统战部和团委工作
  杨凤昌党委委员、副书记、高级政工师
  负责学校组织部、党委办公室、工会和妇联等工作
  郭靠山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郭靠山
  党委委员 副校长 教授
  负责学校教务处、科研处、后勤管理处
  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实习就业处等工作
  李树彬党委委员 副校长 高级政工师
  负责学校校长办公室、人事处等工作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郭靠山


  杜成旭党委委员 副校长 高级政工师
  负责基建项目之外的财务及下一步开工的基建项目工作
  程根群党委委员 副校长 高级讲师
  负责学校学生工作处、招生办公室、门诊部等工作
  王晓明党委委员 纪检书记负责纪检监察、审计、安全保卫工作
名师介绍     
郭靠山

郭靠山:男,中共党员,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教 授,教育管理在职研究生学历。河北省医学教育研究会委员、邢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校第一、二、三批学科带头人。多次获省、市行政奖励。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篇,主审、主编和参编论著10余部,获省、市级科研、教学成果奖4项。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田 仁

田 仁,男,汉族,教授、学术带头人。1957.9出生,河北省沙河市人。中共党员。1977年9月毕业于张家口医学院医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现任河北省生理科学会理事,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主任。 有丰富的教育教学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科、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内科疑难病症。对急性心梗、消化道肿瘤、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有较好的研究和治疗经验。撰写并发表“生理教学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河北医学教育 1995.2)、 “下丘脑神经肽与临床”(医师进修杂志1984)、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障碍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2003 ) 等论文 15篇。 主编或参编《生理学纲要》(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医学学习方法论》( 中国科技出版社2001)、《临床实习技巧》(中国科技出版社2003)。 《生理学》(科学出版社 2003 )等论著 18 部。 有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的研究” 等省市级 研究成果 5项。 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工作者。 1994年被收入《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李云端:女,农工党员,大学学历,教授,现任中西医结合系主任,学校学科带头人。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李教授在教学上提倡启发式、研究式教学,语言风趣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爱戴,在学校教学质量评比中屡获一等奖。在临床上,李教授擅长治疗不孕症、痛经、崩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盆腔炎等妇科疑难杂症,享誉邢襄大地,人称“送子观音”。在学术上,李教授重视厚德修养、妇女体质研究和疑难病症的病机研究。她所主持的“痛经胶囊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和“固肾止漏胶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两项成果均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李教授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论著8部,其中包括主编新世纪规划教材2部。近年来,李教授连续6年被评为省中医高等教育自考管理先进个人,连续3年获厅级优秀教师。5次荣获邢台市嘉奖,2004年被评为省教育工会师德先进个人。
发展前景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指示,抓住机遇,扩大规模,发挥优势,提高质量,打造特色。加强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再建设一座900张床位的高标准的附属医院,继续深化学校教育与教学管理、人事分配制度和后勤服务社会化三项改革,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到2005年,本科以上专职教师达到31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30%,高职比达到40%,不断优化办学条件,积极装备省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以全日制普通医学高等教育为主、兼顾市场急需的高职和中专层次人才培养、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格局,为基层培养更多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才,把学校建成具有雄厚实力的“特色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最终向本科医学院校的目标迈进。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