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俞氏宗亲】俞敏洪: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私立大学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听众

1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20
注册时间
2010-11-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花样年华   发表于 2010-11-20 12:38: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花样年华 于 2010-11-20 12:40 编辑


中国民办教育界知名人士、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语出惊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还没有出现。他认为,中国要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引入私立大学,与公办大学一起“两条腿走路”。

  俞敏洪在此间举行的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说,希望中国出现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作为公立大学的参照物,造成竞争的态势,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改革发展可划为四个时期:1977—1984年,拨乱反正,恢复整顿的阶段;1985—1989年,全面开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教育发展的经济主义时期;2003年至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时期。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在教育领域未深入进行,教育的重建系回到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体制。20世纪80年代以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取得一定成就。20世纪90年代之后,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体制改革停滞,出现官本位、行政化价值的回潮,教育走上被称为“教育产业化”的轨道。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需要继续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开放,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了金融危机,并逐渐向国内蔓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实体经济成为主要波及对象,投资量大幅缩水。但此时,民办教育行业则凸现了明显的投资优势。 继新东方于2006年9月上市成功后,教育行业企业融资在2006年达到一个高峰,并在2007年继续成为外资青睐的对象,仅2007年中国10家教育机构融资就超1亿美元,直至今日,仍有数家风投公司在寻觅合作伙伴。

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顾钱江)中国民办教育界知名人士、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25日语出惊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还没有出现。他认为,中国要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引入私立大学,与公办大学一起“两条腿走路”。  俞敏洪在此间举行的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说,希望中国出现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作为公立大学的参照物,造成竞争的态势,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在俞敏洪看来,真正意义的民办大学应该和公立大学一样是非营利的,而且拥有比公立大学更丰厚的资金,教育质量和公立大学一样好。他说,以此衡量,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民办大学。  俞敏洪说,虽然中国现在有一些民办大学,但它们基本上是以营利为目的,运作往往靠学费勉力维持,没有资源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教育质量无法和公立大学相比。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过,近些年来的高校扩招潮流也引发人们对大学质量下降的担心。

  俞敏洪说,中国未来的发展与高等教育质量密切相关,而一个健康的高等教育体系应该由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共同组成,仅有公立大学一条腿是不够的。他指出,目前公立大学的竞争意识严重不足,需要引入私立大学给它们以积极的压力。

  尽管认为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私立大学,但俞敏洪对未来的前景仍表示乐观。他说,改革开放三十年已经在中国造就一大批企业家群体,当他们赚的钱多得花不完时,就会想到捐钱办教育,国家也会出台鼓励的政策。

  事实上,俞敏洪自己正在筹划建立一所他理想中的民办大学。以英语培训为主业的新东方教育集团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教育企业,作为其创办者,俞敏洪也由此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为创办这所私立大学,俞敏洪已经建立了一个基金会,由于自己出钱还不够,他又找到一些愿意出钱的企业家,共同办一所小型的人文学院。目前,学校的地已经征完。  俞敏洪认为,未来中国排名前一百位的大学中,如果有四十所以上是私立大学,那么,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就比较健康了。

不过,这可能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现。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12 13:54 , Processed in 0.33789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