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薛氏宗亲】薛氏始祖

[复制链接]

7

主题

0

听众

7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1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24
注册时间
2010-11-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yuexue   发表于 2010-11-24 18:05: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薛  
薛氏始祖―――奚仲
    薛姓起源有三:一出自任姓,得姓始祖为奚仲。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一支叫禺阳的,被封于任地(约今山东济宁),得任姓。传至十二世孙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官名),传说他是车的创造者,居于薛(今山东腾县东南),称薛侯,建立薛国,曾一度迁邳(今山东微山西北)。奚仲十二世孙仲虺,在商汤时任左相,复居薛。其裔孙成,徙国于挚,更号挚国。商末,周伯季历娶挚国之女太任为妻,生姬昌,即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后,又封成的后裔为薛侯。春秋后期,薛国再次迁到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薛国历夏、商、周三朝,共六十四世,至战国时为齐国所灭,公子登到楚国为官,因以国为氏。另一出自虞舜的妫姓,为孟尝君(田文)之后。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齐相田婴被齐缗王封于薛(即任姓薛国旧地),田婴死后,田文袭封,仍以薛为食邑。至秦灭六国,失封,子孙分散。西汉初,田文之孙田国、田陵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北)居住,以封邑命氏,遂为薛氏。以上两支薛氏通常认为是当今薛姓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出自任姓的要比出自孟尝君的略早一此,但他们同出于一个地方,就是古时的薛地。薛姓除此两个起源外,还有他姓改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的。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干氏改为单姓薛氏。又唐时薛怀义,本姓冯,名小宝,后改姓薛。满、土家、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中也有薛姓。
    薛姓的郡望主要有河东、新蔡、沛国、高平等。河东郡为秦初所置,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相当于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东晋时移治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地域缩小至今山西西南汾河下游至王屋山以西一角。新蔡郡是晋时所设置,治所在今河南新蔡县,辖地有今河南新蔡、息县、淮滨及安徽临泉等县地。沛郡为汉高帝时设立,其范围约为今安徽淮河以北、西淝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丰、沛等地。高平郡,晋时以山阳郡改置,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南),相当于今山东金乡、巨野、邹县等地。
    薛姓又以上述郡望河东、新蔡、沛国、高平等为其堂号。
    薛姓的起源地应在今山东腾县一带,但薛姓几乎从一出现,就开始了迁徙的脚步。起初只是在小范围内移动,到汉时,已有薛姓人薛饶在长沙做官,薛饶之子薛愿,又自山东迁为洛阳太守,落籍该地。数传至薛永,因避难随刘入蜀地,为蜀郡太守。其子薛齐于蜀亡后降魏,被拜为光禄大夫,迁居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以后成为河东一带望族,世号“蜀薛”。薛齐有二子:懿、始。薛懿任北地太守,袭鄢陵侯,有三子:长子恢,河东太守,号“北祖”;次子雕,号“南祖”;三子兴,号“西祖”。薛姓在魏晋南北朝之际,族人已遍及北方黄淮流域的广大地区,特别是集中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并形成了主要繁衍中心。西晋末年,大批中原土族随晋室南渡,河东人薛推迁至江南,传至薛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徙居福建晋安。唐末,河南薛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自南宋开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广东海阳、五华、兴宁、梅州等支派。从清康熙时始,闽、粤薛氏陆续有迁入台湾的,更有人远播海外。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9 19:14 , Processed in 0.21819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