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潘氏宗亲】潘姓渊源

[复制链接]

7

主题

0

听众

7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18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26
注册时间
2010-1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缘来   发表于 2010-11-25 12:58: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潘姓渊源


  
潘姓




       一、以祖辈字命氏,源于芈姓。据晋《潘岳家谱》记载:楚成王立长子商臣为太子,派公族名臣潘崇作其老师,后来,商臣借一次战争失利,挑拨楚成王杀了与己有隙的令户斗勃。事后成王明白上了商臣的当,就起了废太子之心。商臣去找老师潘崇商量,潘崇说:“你去得罪一下江芈就可知道消息的真假了。”江芈是成王最宠爱的妹妹。商臣故意对她不恭敬,果然江芈发怒骂道:“你这个畜牲!怪不得大王要杀你呢!”商臣告诉潘说:“看来是真的了。”潘崇说:“你甘心做他人的臣子吗?”商臣说:“不甘心!”潘又问:“你愿意逃走吗?”商说:“不愿意!”潘崇又说:“要想免死,只有先下手为强。”于是太子连夜点起东宫卫队包围了成王住的地方,逼成王自杀,商臣登上王位,是为楚穆王,封潘崇为太师,还把太子宫的财物全部赏给了他。从此,潘氏成为楚国最有势力的家族。潘崇子孙以其字命氏,奉潘崇为潘姓始祖。

  二、以国名为姓,出于姬姓,据《广韵》载:“周初四圣”之一的毕公高,他的小儿子季孙封邑在潘。春秋后国灭,其子孙不以姬为姓而以国名为胜,奉季孙为潘姓始祖。据《山海经》载:番,邾国也。《史记》载:夫差取番者,番首姿,又音蒲。还音烦,音盘者即潘氏。
  三、因地而得姓。水在河南,住在潘水边的人以水地名为姓。据魏《土地记》载:下雒城西南故潘城,有以地为氏者。
  四、他姓改潘姓。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时代破多罗氏,改为潘氏。
  五、少数民族有潘姓。据《五代史》载:溆州蛮酋有潘姓,如潘金盛。
  来源 张世国:《百家姓姓氏溯源》

  潘(Pān)姓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mǐ ]为春秋时楚国公族潘崇之后,以祖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颛顼后裔陆终生有六子,第六子名季连,赐姓芈。周成王时,封其后裔熊绎在荆山建立荆国,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据《姓氏寻源》和《潘氏家谱》及《史记·楚世家》所载,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其后代子孙以祖名为姓,称为潘氏。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潘姓因此而来。
  2、出自姬姓,为周代周文王裔孙伯季之后,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让其子伯季食采于潘邑(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一带),其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为潘氏。
  3、出自姚姓,为上古舜帝之后,以国名为氏。据《中国姓氏》载,舜帝生于姚墟称姓姚,建都潘(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后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北。商朝时,舜的后裔建潘子国,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潘氏。
     
潘国静字齐佑

4、出自他族改姓: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② 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③ 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如满、水、京、蒙、土家、彝、瑶、仫佬、回、壮、布依均有潘姓。
  潘崇。楚成王时,潘姓中有名为潘崇者曾为太子商臣之老师,在楚成王预谋另立太子时,潘崇极力支持太子商臣,并成功地使之继位为楚穆王。潘崇因助商臣继位有功,被封为太师,楚穆王并且还把自己任太子时的财产全部赐给他。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后人念潘崇兴潘姓有功,便尊他为潘姓的得姓始祖。这种观点,其正确性可能是相当高的,因为古籍中出现的春秋时代的潘姓人氏,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09:22 , Processed in 0.20261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