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西大学1

[复制链接]
查看1181 | 回复0 | 2010-11-25 16: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大学,地处山西省省会,千年古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前身是1902年5月8日开办的山西大学堂,2005年5月山西大学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全部学科门类
学校名称  
 英文缩写:SXU

  韩文全称:산서 대학 

  法文全称:Shanxi University

  俄文全称:Шаньси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瑞典语全称:Shanxi högskola

  西班牙语全称:Universidad de Shanxi

  中文全称:山西大学

学校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

  邮政编码:030006

学校简介  山西大学地处山西省省会,千年古都(赵前76年,前秦后两年,东魏,北齐,唐,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其中包含陪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园林城市太原市,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1902年5月8日,在令德堂(1883)与晋阳书院(1530)基础上,利用英国庚子赔款的五十万两白银,成立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一道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纪元,是中国最早真正实现中西贯通的大学,也是中国
  
山西大学校门

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2005年5月山西大学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山西大学形成了“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文化传统和“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山西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是山西唯一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2010年网大排名中,名列43位,华北大区排名第10位。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全部学科门类。校本部设有19个学院,开设69个本科专业,18个双学位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点3个。拥有137个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8个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 9个博士后流动站,学位点总数位列全国第45位。拥有科技哲学和光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哲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8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学校还有教育部在高校所设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近年来,学校争取到国家级科研课题297项,其中国家重点科研项目3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9项国家科研大奖。

  山西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人荟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6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教师100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27人,硕士生导师62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7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山西省“百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8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霍英东奖教金”获得者4人。学校还聘请了杨振宁、张继钢等33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及艺术家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全省评出10名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该校占有6名;全省评出54名青年学术带头人,该校占到13人。 还有“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界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模范教师等众多名师。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馆

山西大学办学条件优良,治学环境优雅。学校占地面积2450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314万册(件),电子图书106万册,在2009年11月公布的山西省第一批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第一批省级珍贵古籍名录中,山西大学图书馆成为山西省第一批8家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不久又评为国家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多元。学校是山西省最早开展Internet接入服务的高校,实现了网络化管理,部分课程实现了网上教学。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传统格局为主的北校区和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南校区,成为“林荫遮道、花草围楼、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 “花园式”学府,是省政府命名的“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
  
山大步行街

山西大学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 12 万名各类人才。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奠基人孙健初,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曰伦,中国生物统计和作物育种学科主要创始人王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院士、清史专家萧一山,曾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鲁迅的挚友、
  
  

著名散文家川岛等就是众多优秀学子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一批毕业生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如物理系毕业的朱日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系毕业的武维华为中国农业大学长江学者,数学系毕业的姚鹏飞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等等。学校逐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源质量好、学生综合素质高,育人水平明显提高,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 15822 名,各类研究生 5265 名。本科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 20% 左右,新生录取分数线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前列。《近代物理实验》、《原子物理学》、《区域社会史导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数据库原理》等1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科技哲学》、《中国近代社会史概论》等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第九届“挑战杯”大赛中,该校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总分排名全国高校第13 位;在 2000 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代表山西省高校参赛 , 是 10 所获得“校长杯”的高校之一;在最近两年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英语竞赛、健美操比赛中,学生共获得 13 个全国一等奖,在2009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山西大学获得本科组一等奖,2007级学生滕广为代表山西大学获得2009年度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山西赛区冠军,特等奖和第15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山西省总决赛亚军。在2009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智力运动会上,由山西大学组成的女子桥牌队,获得团体第五名的成绩。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殷杰的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张靖博士、靳杰泰博士、贾晓军博士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年山西大学苏晓龙博士再次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9年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乔全生教授所著《晋方言语音史研究》荣获第十三届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这是山西省学者首次获此殊荣。2009年由甄晓老师指导的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木管五重奏入围中国金钟奖(中国金钟奖是我国艺术界中最具权威的奖项之一,是中宣部批准的全国音乐界综合性专家大奖,其中包含了声乐、器乐、钢琴三大音乐类别)。 2010年,山西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三位本科学生组成的参赛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中荣获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

  山西大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来,我校SCI、EI、CSSCI 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争取到国家级科研课题246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火炬项目、国家产业化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8项。有23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其中2002年“全固化单模单频绿光激光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现代科学哲学》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低度有色配制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和“芒硝法生产硫酸钾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5年“周期瞬子和高能量子隧穿”研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山西大学对外交流进一步拓展,已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法国巴黎六大、德国亚琛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日本东京国际大学、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日本国士馆大学、日本立教大学、韩国培才大学等50余所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2010年山西大学郭贵春校长带团出访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开罗大学,南非共和国的比勒陀利亚大学和开普敦大学,对山西大学与非洲高校的进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础。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并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在校本科生可以赴境外交流、赴国外高校攻读学位,成为山西国际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根据2010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资料,山西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居第43位。在全国范围内理学排行20,管理学排行33,经济学排行65,教育学排行8,法学排行43,历史学排行31,文学排行52,哲学排行第4,社会科学排行19,自然科学排行56。根据2010年中国校友会的大学排行榜,山西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居第54位。

  学校将继承百年传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求活力、以开放求效益的办学思路,努力推进高水平高效益办学的协调发展,建成山西省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中心,并为使之成为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2007-2009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学科专业 全国排名):

  哲学 8

  物理学 21

  化学 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4

  作物学 15

  农业资源利用 17

  林学 13

  管理科学与工程 44

  工商管理 44

  公共管理 32

  公共管理 32

  图书馆,情报档案管理 12

  法学 50

师资队伍  
  
山大令德湖畔远眺教工宿舍楼

山西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人荟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7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教师100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27人,硕士生导师67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7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8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霍英东奖教金”获得者4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人,山西省特聘教授3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4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27人。拥有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光学学科团队、科技哲学学科团队、原子与分子物理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团队、环境分析化学及应用团队5个省级优秀创新团队。学校还聘请了33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