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68|回复: 0

【谭氏宗亲】谭氏寻根之旅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听众

6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1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27
注册时间
2010-11-26
因为爱   发表于 2010-11-26 13:04:19 |显示全部楼层
谭国故城——城子崖






作者:谭雨明 谭鸿策


我处心多年,寻觅着先祖的来龙去脉,试图探索谭氏5000年深邃之根基,以昭烈祖浩荡之德业,述先泽传世之源远,续苗裔绵长之嗣序……。

从泉城济南出发,汽车沿着济青公路东行四十分钟,进入龙山古镇。越过龙山,顺着济青公路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高出地面三到五米的台地,其外观状如城坦,原来这就是2600多年前的古谭国故城——城子崖。

据《姓纂》和《姓谱》记载:“谭子国在济州平陵县西南二里。”这是指谭国都城所在。古谭国位今山东省中部,南倚泰山山地北缘,北临黄河(古济水)南岸,隔河与济阳相望,西至长清县西黄河右岸的广里,东至长白山与邹平,临淄为界。周代的谭国四邻:东为齐国,南为鲁国,西为卫国,西南为遂国,北隔清河(今黄河)为燕国。谭国“盖青济之喉襟,登泰莱之要冲”。前控群山,蜿蜒其南界为屏障;后揽河泽,北扼滔滔黄河之天险,素为战略要地。

据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先生考证:“城子崖,即古谭国之城,谭建国在殷之末叶。”徐北文著《平陵城上雨丝丝》认为,城子崖到了商代,即建立了国家——谭,并由原始社会的居民点发展成为一座城堡,修筑了城池。顾东高著《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和《城子崖考察报告》均认为谭之立国是在商代。

谭国古城,古史记载繁多。《春秋.庄公十一年》杜预注:“谭在济南平陵县西南。”今城子崖在平陵西南两公里处。《齐乘》:“东平陵在济南东七十五里。春秋谭国,齐桓灭之。古城在西南,龙山镇相对。”今城子崖隔武源河与龙山镇相对。《水经注.济水》:“关芦水来源马耳山,北经博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陵城与武源水汇合,水出谭城南平泽中,世谓之武源泉。北经谭城东,俗谓之有布城也。又北经东平陵县故城西,故陵城也,后乃加平,谭国也。”武源水从发源至入巨合水,流经不过十余里,而滨河古遗址平陵,巨合皆在其北,南则仅有城子崖,可见是谭城非城子崖莫属。这些记载说明谭城位于武源水与关芦水之间平陵城西南,隔关芦水与龙山镇相对。现武源水已干涸,河道已整平,但从附近整体地貌上看,仍然依稀可辨原河道走向。谭国故城遗址,宛若城垣,断垣残壁至今矗立在沃野平畴上。

谭国故城的具体位置,不仅见载于官方的大量典籍、方志,也见载于民间收藏的各地《谭氏族谱》之中。

城子崖是一处高出平地三至五米的长方形台地,其外观状如城垣。故村民呼之曰“城子崖”。城子崖位于龙山镇东略北,西倚今小青河支流巨野河,南距胶济铁路平陵城站0.5公里,东北距平陵古城3.5公里,北距商代谭国的早期都城0.5公里,旧济青公路东西穿过遗址。系武源河畔一隆起的台地。

古谭城是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首次发现。1930年至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首次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5.600平方米,整个遗址南北长530米,东西宽430米,墙基宽12.113米,总面积22,3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一般为4米左右。1989年至1991年又再次进行发掘,遗址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薄沙之上有一层黄土,黄土上层为一米左右的文化层,即为周代谭国故城遗存,史称灰陶文化。出土的豆鬲等灰陶器物,是典型的谭国文化代表。下层文化堆积,厚3米左右,为首次发现的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时器时代遗存,她代表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初称为黑陶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在遗址周围还发现了龙山、岳石、谭国三个历史时期长方形版筑夯土城墙叠压的遗迹,即龙山文化城(新器时代)、岳石文化城(夏代),谭文化城(商周时期)。

春秋时期谭国都城的内城址。城始建于龙山文化的早期,距今约4500年左右。经历了龙山时代全过程,并不间断地进入了夏代。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城墙的修茸不断进行,后修的城墙或叠压在早期的城墙之上,或紧贴在早期城墙的内外两侧修筑,最早筑的城墙在遗址的最西部,墙基宽约10米,现残高约3米。后经历年修筑,夯层逐渐规整,其上圆形的弧底夯窝至今仍历历可辨。形象地反映了龙山时代筑城技术渐进发展提高的具体过程。

谭国故城丰富的文化堆积,说明了当时城内已集居了相当可观的人口,从文化堆积的普遍性来看,几乎不存在空白区,并且一些房屋紧挨城墙建造,有的就建在早期的城墙之上,这说明当时在城内居住的人口已十分拥挤。目前国内学者多认为龙山时代居民数量为5000至10000人。到了谭国时期人口发展已不少于15000人。从遗址的文化遗存的面积看,足可领略龙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动人风采。遗址中出土的文物,种类之多,数量之大,构思之精巧,艺术造诣之深,皆为世人所称道。当时的谭城处于大周王朝通往东方各国的周道上,可见在遥远的古代,这里曾放射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之光。谭国都城前后使用达数千年之久,是我国第一座时跨龙山、夏代至春秋使用时间最久的早期城市,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唯一的始于夏代的城市。考古界还发现,以谭国都城城子崖为中心的夏代古城散布于周围多达30余处,其中8万平方米以上的就有八处,这些都是谭氏的肇祖伯益执政时期的所在。至西周时期,谭国地域内共发现古遗址近百处,其中如巡检遗址、七郎院遗址,东涧溪遗址、候家遗址、马安遗址、西鹅庄遗址等文化遗存,可谓丰富至极。这些无疑对研究山东龙山文化、龙山时代城市的起源、夷商关系、谭国历史等史学理论课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古国,自伯益皇覃氏始,历唐虞以迨夏商,自周初再分封于谭后,又历三百八十余年,历史延续时间较长。灿烂的谭国文化是谭子的祖先和后裔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结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艰难跋涉中生存、延续、丰富、发展着的谭国文化象波澜壮阔的千里黄河奔腾不息。谭文化是东夷文化渊源主干的延续,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谭文化丰富、充实了龙山文化的宝库,使之似喷发不息的源头,注入了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谭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又独具丰姿卓立不群。

在谭国故城城子崖遗址,井的发现印证了古史传说中“伯益作井”的记载。伯益——中国正宗谭氏的肇祖。据《史记》、《左传》、《竹书记年》、《国语》等史书记载,“舜耕历山,伯益与之为友。”因其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封为掌管治理山泽的虞官。他于是开山劈泽,造福于民,深得民心。舜又赐他姚娌女与之为妻。后来舜将帝位禅让与禹,禹到晚年又授政于伯益,而伯益让启。伯益生活的时代是龙山文化时代晚期,井的发现,证明古史所记不误,井的发明与使用,是谭国先民在改造自然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并从某种程度上,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她使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为人类自身的发展开辟出一条通往自由王国的坦途。井的发明与利用,与早期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她使进入高度密集聚居区的谭国先民们,无须奔波于河流之滨,可方便地获得生产和生活用水,并使对农田的灌溉成为可能。可以想见,谭国故城当年的繁荣,与井的发明和推广有着极大的关系。当年谭国都城南为群泉平泽,东西两边紧临流水不竭的河流,却仍然普遍用井,也正说明了谭国故城人口的高度密集,生产的日益扩大和经济繁荣,更说明谭城是一座颇具规模的早期城市。从而使谭国故城的早期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鲜艳绚丽多彩。

谭文化的另一突出代表是早期出土的青铜器物,《父已卤》、《父已爵》、《覃父已》、《亚中覃父乙》、《共覃父乙》等青铜器,标明了器物生产者和所有者的族氏。铭文族徽显示,覃是皇覃氏家族的徽识,这充分表明均系古谭国之器,而商代业已存在。近年,在四川都江郾流域的彭州竹瓦街,出土了一大批窖藏青铜器,其中《覃父癸》、《牧正父已》这两行铭文,与当时的谭国青铜器铭文完全一致,据研究与殷末周初的青铜器时代相同,入藏时间当在谭国中期,这可能是谭国经济文化与巴蜀古国直接交流的结晶表现。也可能是通过西周转口而至。这些情况证明,早在殷商时代,四川盆地与中原和东方的古谭国就已有了较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否则重达几十公斤的青铜器,就不能在殷周时期由谭国传入四川以至与四川本地器物一同窖藏。皇覃氏氏族铭文族徽不仅对研究商周时代“谭”族的发展和变迁有一定学术价值,而且也表明了到了谭国中期青铜器物在其工艺上已推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这些数量可观的质地精美的谭国遗物,重现了尘封三千年之久的古谭国的灿烂文明。谭国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较长,谭城周围20余公里的范围内,远近不同地分布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同时代遗址。他们如灿烂的群星映托着谭国都城。这更说明谭国时期,已形成了由中心城市和乡邑、村落分级构成的政治地理结构和谭国政权的严密而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从而使谭子所建立的国家存在近六百年之久。

从谭城文化堆积看,下层为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早在4500多年前就已存在,至夏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商期谭国建立后,这种发展又开始进入顶峰。这些出土的陶器火候较高,胎质坚实,多采用轮制,器形规整,器壁均匀。多为光洁发亮的磨光黑陶和灰黑陶,也有灰陶、红陶和少量白陶,器表多素面。常见纹饰有弦纹、划纹、堆纹,镂孔和铆钉纹,有少量兰纹、方格纹和绳纹。主要器类有鼎、
杯、罐、盆、
、三足盘和各种器皿。流行三足器和圈足器,以粗颈冲天流袋足
、三足盘、高柄豆、鸟首形足的鼎、肥袋足
、单耳和双耳黑陶杯最富代表性。其中漆黑光亮、胎薄如蛋壳的黑陶高柄杯,工艺高超,为世人瞩目。陶胎最薄处仅有0.2豪米,致密坚硬光亮,敲之作金属声,以其“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坚如漆”,令人叹为观止。又以其轮廓之秀雅,制作之精妙,大大超出人们的想像。谭国故城出土的龙山时代的陶器,造型精美,气势恢宏,这说明谭国故城早在龙山时代就集中了一批具有高超技术水平的制陶匠人。同时也反映出谭国故城具有超过一般的综合工艺技术基础,从而成为海岱地区龙山时代的一个手工业技术中心。

谭国故城——城子崖遗址是由中国学者首次发现和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社会至汉代的遗址。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把历史推溯到了一个久远的年代,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重现了谭氏先人创造的几被湮没的辉煌与壮丽。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研究和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城子崖遗址”碑碣一块。1982年又立碑碣四块。

城子崖历史博物馆

据同前往的章丘市博物馆馆长宁阳堂先生介绍,1994年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和章丘市人民政府投资600万元,在谭国故城址建起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该馆系由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教授精心设计,外土内洋,独具匠心。主体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该馆座落在城子崖遗址的东北角,外形似谭国先民崇拜的图腾凤鸟。远远望去,又如同2700多年前的古谭城再度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即让雄浑苍茫的历史风貌引发今人凭吊古人的幽情,又足可领略龙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动人风彩。

走进馆内,第一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反映“龙山人”生产生活的巨型画面,腰系兽皮,赤裸着上身的谭国“先民们”从蛮荒的远古走来,矫健有力的身躯牵引着古老的犁铧,唱着《大东》,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沧海桑田的洗礼,耕耘出优久灿烂的龙山文化,体味着5000年的龙山之魂。烧制黑陶的缕缕青烟,足以使现代人品味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同大自然博斗的艰辛。三千年如斯,五千年如斯,在谭国故城城子崖这方圣土之上,永远不变的是黄河的子孙黄河的脸。

第二展厅是一个半圆型的展厅,厅内陈列着从城子崖遗址山土的文物及照片。“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壳,掂之飘忽若无,敲之铮铮有声”的黑陶文化尤为瞩目。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构思之精巧,艺术造诣之深皆为世人所称道。

“第一期城子崖发掘的展厨”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期发掘时的现场照片和城子崖遗址发现者——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的巨幅照片,以及由吴先生撰写的我国第一部考古专集《城子崖》影印本。1928年7月31日,吴先生第三次到城子崖时,掘获了一些黑陶碎片,就是这些小小碎片,震撼了国人,震撼了世界,证明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灿烂辉煌。

在二期城子崖发掘“厨窗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1989—1991年内发掘的龙山、岳石、谭国三个时期的城墙顺次叠压的层位关系图。下层是建于45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城,这是目前在黄河流域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发现了龙山文化城的南北城门,两门之间有道路连接。龙山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2600年—2000年左右,上承大汶口文化,下启夏代这一文化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岁月,独立地由氏族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并开始进入了国家。

中层属岳石文化层,即夏代城。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第一座有夯筑城坦的夏代城址。而且是由龙山文化时代直接延续到夏代。层次间没有间歇。岳石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1900—1500年之间。它在时间上晚于龙山文化时代,早于商代。而与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夏朝相当。这正是谭氏的肇祖伯益皇覃氏的封地的印证。

上层属春秋时代的谭国都城。这种情形清楚地表明,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时代、夏代和谭国三个时期的古城堆积,而上限城的重建为西周晚期,下限在春秋末年,至战国废弃。代之而起的是谭国都城东北两公里的平陵城(商周时期的谭国皇家园林)。可见谭城在西周晚期进行的是最后一次大的修建。

城子崖前后使用达千年之久,是我国第一座时垮龙山——夏代——春秋时代谭国的早期城市,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唯一始于夏代的城市。它对于研究龙山时代城市的起源,东夷和夏、商关系等史学与理论课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第三展厅,展现的是夏、商、谭至两汉、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物,放眼望去,异彩纷呈,从这里你可听到4000年前万人筑城的远古之声,也可以想见春秋时期,谭城保卫战的刀光剑影。齐以后的东平陵城,起于春秋谭国繁荣于汉代。平陵古城址位今龙山镇闫家村北,南洼村西南。东西南北各长1900米,总面积为361万平方米。城墙至今残存。在城南部发现有房基,冶铁遗址,耐火材料炭灰,红烧土、铁渣、铁石。城北有大面积砖铺地面及房基,是当时宫殿废墟。这座谭国时期的皇家园林到齐国陵城延续到西汉的东平陵到济南古郡的府城内陈列着剑、戟、刀、矛等古代兵器,以及锈蚀班班的锛、斧、犁、铲等生产工具。而一些带有花纹的砖瓦等都足以描绘出当时城内建筑的豪华,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历史的辉煌。

第四展厅,呈现给人们的是现代龙山镇中国龙山黑陶厂、中国黑陶研究所精心设计生产的现代、仿古、古今结合的三大系列、160多个品种的黑陶工艺品。这些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仿古黑陶无不令人叫绝,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可以想见,谭文化时代,优越的自然条件、厚实的文化积淀,富足的物质基础,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及这种特定历史条件所造就的谭人发达的思维能力和聪明才智,才能生产出这无一论比的物质结晶。

谭国故地诸多文化遗存,标明了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成为今人后世“资治、教化、存史”不容忽视的珍品。

谭国故城——城子崖,如今这里已被列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子崖这颗中国古代的东方明珠,越过了辉煌的远古历史,正继往开来,向着充满希望的明天迈进。


谭 氏 宗 祠


离开城子崖历史博物馆,西行一里之遥,便是建设中的龙山谭氏宗祠。

宗祠位于古谭国故城西侧的武源河冲。南邻济青公路,距龙山村200余米。距济青铁路2公里。这座宗祠是由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教授精心设计的。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总体设计为仿西周帮君宗庙建筑。主殿建筑轮廊南北长57.37米,东西宽40.32米,面积为2316米,主殿檐高6米,其余配殿檐高4米。正中大殿供奉谭氏始祖谭子和谭氏西宗之祖谭伯,东宗之祖谭拾子之神位,供海内外800万谭子后裔祭拜,两旁配殿为谭氏历代先贤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社会进步,做出卓越成就的事迹展览。后面为宗祠管理人员住处及接待海内外前来寻根问祖的谭氏宗亲略事休息的地方。

宗祠设计为砼带形基础,砼圆柱支承五大檩木制屋架,方椽木望板,做三油三毡防水层,上瓦一仰一筒小青瓦。木制古式门窗。殿内隐蔽式水电配套设施。墙体采用370砖,内抹白灰,刷涂料。外墙水泥抹光,刷介仿古大青砖。祠前距济青公路60米开阔地,用于附属建筑和绿化。围墙外建5米宽绿化带。

这座宗祠,总造价360万元,资金分别由龙山镇政府,香港谭氏宗亲会和海内外谭氏宗亲、仁人志士捐助。

龙山谭氏宗祠是以香港谭氏宗亲会主席谭福添先生为代表的海内外谭氏宗贤,倡导提出的在古谭国故地建立谭氏宗祠的设想,并得到了时任章丘市龙山镇党委书记的闵祥平先生的大力支持,经多方奔走呼号,得以实施。谭氏宗祠是规划投资一亿元建设的中国龙山文化城,城子崖历史博物馆等七项建筑之一。这是一组集现代科技与田园风光融为一体的大型仿古建筑群体,它的建设,将重新放射出中华民族5000年的古代文明之光。

谭氏宗祠,是谭子后裔在古谭国故城遗址上筑起的第一座祠堂。是为了满足海内外谭氏宗亲寻根溯源,收族敬宗,慎宗追远的愿望,表达对先人的至诚。也是为增进海内外文化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做出的贡献。宗祠的建立,功在当代,名垂千秋。

早在一九九四年,龙山镇党委即确立了发展龙山的“文化带动战略”,在谭国故城遗址的东北角,建立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九月二十三日,济南市首届国际经贸洽淡会,暨龙山文化艺术节于龙山镇开幕,城子遗址博物馆,同时落成开馆。香港谭氏宗亲会主席谭福添先生参加了庆典。九月二十五日,谭氏宗祠奠基仪式在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隆重举行,香港谭氏宗亲会主席谭福添如约而至,章丘市市长孟宪杰,市委副书记金增厚、副市长刘庆胜、市政协副主席李维圣及有关部门和龙山镇的党政领导、龙山旅游开发公司及施工单位等参加了奠基议式。仪式后到建设祠处为宗祠奠基。

龙山谭氏宗祠庭院围墙,正殿、配殿房基等一期工程均已完成。由于资金不足,暂时停建。只要资金到位,一年之内即可竣工。落成庆典将邀请地方领导,新闻媒体和海内外谭氏名人以及对宗祠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社会各界的谭氏宗亲参加。庆典后举行祭拜仪式。到那时,必将是“武源献瑞,万派朝宗说一脉;龙山有灵,传神写意话同根”。谭氏先贤,一定会护佑我们成功!


寻 根 溯 祖


1.出自嬴姓。以国为姓。见于《世本》,西汉《急救章》列为汉代常见姓氏之一。《中国人名大辞典》说:“周有谭国,齐桓公灭之,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姓谱》、《中华姓氏寻根》说:谭,源出于赢姓,周代有谭国,为伯益后代的封国,公元前684年,被齐国灭掉,谭君逃往茗国,以国名作为姓氏,就是谭氏。《新百家姓》说:谭姓正宗源出于赢性,是以国命名的姓氏,周代有谭国(在山东章丘市西)。是伯益后代的封国,公元前684年为齐国所灭,国人逃至莒国,他们便以原国名谭为姓,称谭氏。望族在弘农郡。(谭赢姓说,最为普遍,已为古史和民间谭氏家谱所佐证。)

2.出自姒姓。《百家姓辞典》引用明代苏平仲所作《谭氏家谱序》记载:“谭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实齐之附庸也,入春秋三十九年,周庄王之十四年、鲁庄公之十年,见灭于齐桓公,而谭子奔莒,谭自为齐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焉。”若按此说,谭氏家族的祖先本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笔者注:此说不确。苏平仲、不见经传。不知明代苏公谭本姒姓之说源于何据)

3.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记载,“巴南大姓有谭氏、盘瓠之后,望出弘农”。巴南,今四川南部一带。盘瓠,据说是我国古代所谓蛮夷的始祖。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妻以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色,名曰盘瓠,下令后盘瓠遂衔吴将军头造阙下,帝如约以女妻之。盘瓠负女入南山室终三年生子十二人,六男六女,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又见干宝所作《晋纪》记载:“武陵长沙庐江郡夷,盘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这种传说未免有些荒诞不经。)据《姓氏辩误》载:“巴南之姓为
,音沈,不作谭。”

历 史 郡



齐郡:汉初(公元前206年)将秦置的临淄郡改为齐郡。齐郡的地理位置相当于山东省济南、临淄一带,治所在东平陵,即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平陵城。后又在齐郡原地置济南郡。至隋代复改为齐郡、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齐郡又改置为临淄郡。“齐郡四姓有谭氏。”自汉代至两晋六百余年中或为齐郡,或为济南国,或为济南郡,郡治均置平陵。平陵,在今济南市东七十里,属章丘市龙山镇。近有古谭国都城城子崖遗址。

济南郡:汉置,治东平陵县,即今山东省济南市东七十里的龙山镇。为古谭国地。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后,移郡治历城,即今济南市历城区治,自秦始行郡县制到晋末五百多年间,平陵一直是郡治所在地,是我国古代东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谭州: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于平陵置谭州,领平陵、章丘、亭山、营城四县。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废营城入平陵。又以废邹州、临齐来属。贞观六年(公年627年)废谭州属齐州。州治位今济南市。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设山东行中书省,同年在齐州旧治置谭城驿,即今山东省济南市馆驿街。济南自商代晚期,西周、东周至春秋为古谭国泺邑。

北海郡:渤海亦名北海。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相当于今山东省潍坊地区。“北海郡二十六姓有谭氏。”

济阳郡:晋惠帝时(公元290年-306年在位)将陈留郡之一部分设置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兰考县以东,山东省东明县以南地区,东晋后(公元317年-402年)此郡废。“济阳郡十姓有谭氏。”

陈留郡: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治陈留,今河南陈留县治。晋为国、治小黄。在今陈留县北。南朝宋徙治坦城,在今 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隋废郡,置汴州。唐复曰陈留郡。又改为汴州。即今开封市治。“陈留郡七姓有谭氏”。

临淄郡:汉置临淄县。古营丘地。周封太公望为齐国,后徙都于此。秦灭齐,因故城置齐郡。后汉作临淄,并为青州治。后魏废,隋复置。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齐郡(齐州)改置临淄郡。“临淄郡四姓有谭氏。”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朝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一带,包括今洛阳、孟津、伊川、汝阳、偃师、巩县、荥阳、郑州、密县、新郑、中牟、原阳诸市县。“汉河南郡十九姓有谭氏。”

弘农郡: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23年)设置,相当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内乡县以西至陕西省柞水县、商县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治所在今 河南省灵宝县南40里。“弘农郡四姓有谭氏。”“弘农郡七姓有谭氏。”

临海郡:即今浙江象山县以南,天台县以东、临海市一带,郡治临海。《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载:“台州临海郡四姓有谭氏”。《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载“台州临海郡六姓有谭氏”。

堂号:
1、齐郡堂。是中国谭氏最早的堂号,齐为古谭国故地,国出入齐。谭氏后裔为缅怀故国,以齐郡为堂号,以志永远。今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以及广西东兰、越南同登等地谭氏多称齐郡堂。

2、善断堂。源于唐幽州大将军谭忠。忠公为唐代山西绛州人,燕牙将,尝为燕使魏,时朝庭出禁兵越魏代赵,魏牧田季安兴兵,忠曰:若兴兵则抗王师,其罪大矣。及归燕,又说燕将刘济出军佐朝庭伐赵,遂拔饶阳、束鹿。时皆服其善断。唐敬宗宝历元年,晋封为幽州大将军。后宦居河南,迁金陵,再迁江右。今湘、川、粤、桂、赣、鄂、港、澳、苏、鲁、辽、吉诸省多其后裔。

3、宏阳堂,亦称宏弘农堂,汉时先世籍弘农。曰弘农郡。故地在今河南灵宝一带。后来谭氏子孙便以郡望为堂号,而称弘农堂。至清康熙三十八年因避讳改为宏阳堂、族谱有载,沿用于今。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台等谭氏多以宏阳为堂号。


谭 氏 名 人


谭子,(约前740—660年),春秋时期谭国人。(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人),古谭国国君。中国古代政治家、军事家。在春秋时期,发扬光大了古谭国的制陶业、农业、制酒业和畜牧业;构造了谭国政权严密而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使谭国都城的经济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东方的一颗明珠和古代东方的中心城市。在大国诸候以强欺弱、争夺霸主的春秋时代,首次提出了“尊王抑霸”的政治主张,得到了中小国家的一致响应和支持,周平王东迁后,谭子极力倡导“抑曲扶直,激浊扬清”的政治口号,不参与大国诸候强加的联盟。积极主张大小国家均应和平共处,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共谋发展。

公元前684年,指挥了著名的反侵略战争—谭国都城保卫战,使侵略者闻风丧胆。避莒后周王而不去其爵,
“盖因谭无取灭之道,是为大国横逆所加”。但谭子从此成为中国谭氏开族立姓的祖先。


谭拾子(前?—前226)战国时期齐国人。即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人。中国古代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约为齐师围谭后第16代谭子,即谭国之君。负责齐国对谭邑(国)的管理和齐国的外交事务,担任齐国制陶的工官,“工于谭而驻主于
”。拾子时谭国已名存实亡,按《说苑.正谏》:“桓公曰‘
昔者吾围谭三年,得而不与者,仁也。”这说明公元前684年齐师围谭,三年后撤军,尽管谭国并没有灭亡,但实际上已成为齐国的附属国,以至到战国后期则完全成为齐国的属邑。

拾子与名重于时的战国四公子即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齐名。先后协助田齐
泯王、田齐襄王、田齐王建治理齐国,为齐三朝元老。

其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见著于《风俗通义.穷甬》和《战国策.齐策》。


谭夫吾,周大夫。吴人。与张胥鄙前交而后绝。胥鄙有罪,拘将死,夫吾命徙取之。至于道知夫吾所为。辍行而辞曰:义不同于子,故前交而绝,吾闻君子不为危易行,今从吾子,是安则肆志,危则易行也。遂墙死。夫吾曰:我任而不受,佞也。不知而出之,愚也,佞不可以接士,愚不可以事君,吾行虚矣。人恶吾生,吾亦耻以此立于世,乃绝颈而死。王闻之,叹曰,吾失一高士矣,命厚葬之。


谭忠,唐山西绛州人。宪忠时年十九即为燕牙将,尝为燕使魏。适朝庭出禁兵越魏伐赵,魏牧田季安欲兴兵,忠曰:“若兴兵则抗王师。其罪大矣。及归燕,又说燕牧刘济出军佐朝庭伐赵,遂拔饶阳、束鹿。时皆服其善断。唐敬宗宝历元年,晋封为幽州大将军。后宦居河南,迁金陵,再迁江右,今两湖,两广、赣、苏、鲁、川、辽、吉诸谭姓多其裔。


谭惟寅,字子钦,号蜕齐,宋高明人,绍兴二年壬子成解元,三年癸丑登进士第,官至江西提刑观察使,为理学名儒。著述有《大学义》、《中庸义》、《四书本旨》、《蜕齐讲学》及《青玉轩诗集》等,入祀郡县乡贤,容州名宦祠。

谭全播,后梁、江西南康人。勇敢有识略,唐末聚兵为盗,众推请全播为主,全播劝众择良师。众乃立卢光稠为帅,全播取虔韶二州,太祖以光稠为防御使,光稠病。以符印属全播,不受。后拜防御使。治虔七年,有善政,杨隆演遗将破虔州。以全播归广陵卒。


谭瑱,原籍金陵,南朝间辟举,东征留异有功,陈文帝天嘉五年任始兴太守,封云骑将军。致仕后,择居始兴,享寿八十有五。贤绩见府志,邑志、祀名宦祠。后裔尊为广东始兴派谭氏始祖。


谭瑞奇,名玉,又字宗吉。宋江西戈阳人。绍兴十八年戊辰进士,与朱熹同榜。授礼部员外,官长史司左长史兼参军。後以上书言事,谪广东,因公至龙门县,见山水竹石可爱,因卜居焉。明嘉靖间祀乡贤,现广东龙门县谭氏有部份为公之後裔。


谭观光,字元宾,宋江西永新人。性至孝,居丧,庐墓有白虎白鹿之异。政和进士。其弟观复子孚先,观成子绍先,皆以孝闻。後子孙繁盛。宋末,文信国勤王,郡人从之者三族,即张钢、颜诩、与观光之裔也。


谭世绩,申从子。字彦成。宋湖南茶陵人。“三岁能文,九岁登第,有神童之称。”元符进士。教授郴州。授给事中,升户部左侍郎,再以都监院左副都御使巡抚江南西道。时王氏学盛行。世绩却其书不观。又中词学兼茂科。除秘书省正字。蔡京子攸领书局。同舍郎炙翕附以取贵仕。世绩在馆六年不迁。上六事。为当路所疾。再护驾至金帅帐。以十害说其用事者。言讲和之利。词意忠激。金人耸听。张邦昌偕国。令同直学士院。称疾不起。以忧卒。建炎初追谥端洁。建炎元年,八世孙元宾时任监察御使,尚书左仆射,为世绩请谥。高宗下诏:“松柏有心,经岁寒而始见;璠
至宝,岂烈火之能迁?顷胡虏之乱常,因考士夫之大节。忠义自守,全者几人?方喜一士之闻,已叹九泉之隔。清规如在,褒典可忘?谭世绩可追赠延康殿学士、谥端洁。”有《文集奏议》及《师陶集》。

谭端伯,字应元,宋湖南茶陵人。诸生,工骑射,善诗书,具文武才。平生以忠义自许。文天祥举兵抗元。端伯举族众应之。天祥待札端伯为湖南九郡兵马都统制,与元将大战于长沙,后为元军所获,逼供籍贯。端伯奋疾书:“两手拨开南浦云,谁能似我;一口吸尽西江水,我肯让谁!”大义懔然,尽忠报国,不屈而死。


谭广,字仲宏,明江苏丹徒人。永乐初任指挥使,留守保定,九年进大宁都指挥佥事,十八年北京都督同知,后擢左都督,镇宣府。以守边劳积功封永宁伯,卒谥襄毅,称名将。


谭溥,字泽民,山东昌邑人,明宣德壬子(1432年)举人,连捷癸丑(1433年)进士。山东苑马寺少卿,任间划除马政之弊,边用充给,有政声。擢陕西左布政使,清介不阿。再擢广东右参政。寻授刑部主事,用法明允,案无停牍,自大司寇而下,率礼重之。仕至南京户部侍郎。天顺庚辰(1460年)卒于任,千里榇回,行李萧然。分人感之。葬昌邑城东文山东麓谭氏茔,墓为青石砌,有墓碑,墓道,望柱,石人,石像等石仪。《昌邑县志》有载。


谭元春,字友夏,明湖北竞陵(今天门市)人。博学多闻。父早逝,有弟五人,皆严督之以学,事母以孝称。弱冠与同里钟惺缔交,相齐名。天启七年丁卯,举乡试第一。常与钟惺评选唐人之诗为《唐诗归》,又评选隋以前诗为《古诗归》。钟谭之名满天下,谓之竞陵体。元春喜游,足迹遍东南,好杨人善,赖以成名者甚众。著述甚丰,见《艺文录》。弟元声,明贡生,元亮,崇祯庚午副榜,汉川教谕。元礼、崇祯辛未进士,授德清知县,迁户部主事。元方,天启甲子举人,授高苑知县,累官河南副使,皆以诗文名于时。


谭纶(1520-1577),字子理,号二华,明江西宜黄人。嘉靖二十二年甲辰进士,沉毅知兵,为台州知府,以擒斩倭寇,擢右佥都御使,嘉靖四十二年,任福建巡抚、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进兵部左侍部,总督两广,旋进左侍郎,兼左佥都御使。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与戚继光训练军队整修长城,加强北方防务。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万历五年卒。谥襄敏,赠太子太保。明史有传。纶谙练兵事,朝庭倚以办贼,迂警辄调,居官无淹岁,始终兵事,垂三十年,与戚继光齐名,世称谭戚。有《谭襄敏奏议》。


谭大初,初名大本,改名中式,字宗元。明始兴人,嘉靖十六年丁酉举人,十七年戊戌进士。南京户部尚书,谥庄懿。著加《谭氏族谱》,自序年谱《次川存稿》,及手撰《南雄府志》


谭昌言,字圣俞。明浙江嘉兴人。万历二十二年甲午解元,二十九年辛丑进士。初令常熟,有惠政。更令婺源,邑故有金竺,坦经久废,行者绕芙蓉岭,险同蜀栈。昌言劈新岭,往来者德之,号谭公岭。累官参政。天启初任登州海防,莱州兵备,属潍令与辽将有隙,兵民阻斗致哄,几肇大变。昌言以诚感之,得告无事。卒赠太仆寺卿,赐祭葬。子贞默,贞良,俱登进士。


谭希思(1542-1623)字子诚,明湖南茶陵人,万历二年进士,先后任江西万安知县、永丰县令。擢南京监察御使,清廉自持,抗直敢言,寻授佥都御使。四川夜郎酋长作乱,朝庭众臣多主张武力进剿。希思不忍万民涂炭,力主安抚。遂巡抚四川,以理学治蜀,诸弊剔除,授中宪大夫。致仕卒。著有《大明纂要》63卷、《四川土夷考》4卷,均入《四库全书》。

谭性教,字生伯,号笠石,又称黄雪居士。明山东莱芜县人。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举人,三十八年庚戌进士。官陕西宁夏道兵粮学政副使,积政论,有节概,得民心。

谭宗浚(1846-1888)原名懋安,字叔裕,清广东南海人。同治十三年榜眼。授编修、官四川学使,云南盐茶道。工书,长诗文,熟于掌故。有《辽史纪事本末》、《希古堂诗文集》。

谭钟麟(1822-1905)清湖南茶陵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同治年间,先后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杭州知府、河南按察使、陕西布政使等职。在疏通长安河、更易科例、调和回汉民民族感情和编纂同治九年《茶陵州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光绪元年(1875)后,历任陕西、浙江巡抚、陕甘、闽浙、两广总督等职。在理讼狱、清赋税、兴办义学、设立书局、重建文澜阁、疏浚郑白渠、修海塘、教民种桑养蚕、革除漕弊、创立官车局、赈济灾民、禁止赌博等方面政绩显著。卒谥文勤。子延凯,官至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

谭钧培,字序初,清贵州镇远人,举人,同治元年壬戌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巡视皇城兵马司指挥、江西道监察御使,山东漕运总督,光绪十一年湖南巡抚,升云贵总督。

谭延凯,字祖安,一字组庵,号无畏。湖南茶陵人。清光绪五年己卯生。二十八年壬寅举人,三十年甲辰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少有文名、善书能文。清宣统元年任湖南谘议局长,辛亥光复,举为湖南都督,民国元年兼省长。北伐时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复任行政院长。十九年病逝于任内。为人豁达大度,是以功名盖世。父谭钟麟,官至甘陕浙闽、两广总督。世代书香,为湖南谭氏望族。

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早年为新疆巡抚刘锦棠的幕僚。1895年,在湖南组织算学社,讲求新学。1896年为江苏候补知府供职南京,钻研佛学,并往北京,结识梁启超等人。同年著《仁学》。为变法制造舆论。1897年协助陈宝箴、黄遵宪等创办长沙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等新政。1898年,参与创立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9月5日,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参预新政,被称为军机四卿。戊戌变法爆发后被捕,28日与林旭等6人在北京菜市口就义,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4-19 08:09 , Processed in 0.218203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