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复制链接]
查看1235 | 回复0 | 2010-11-26 19: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业务上接受山西省教育厅的领导。学院以培养煤炭行业高、中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并承担煤矿矿长和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成人大中专和本科的函授教育等工作,同时也积极为社会培养高、中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校简介  
 学院创建于1952年4月,当时取名为山西采矿学校,2003年1月晋升为山西煤炭职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业技术学院。建校五十五年来,学院始终坚持服务煤炭行业的办学方向,已为煤炭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3万余名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

办学规模  学院位于太原市许坦东街40号,现占地面积250亩,建筑面积13.27万平方米,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分二个校区,一个正在规划建设的新校区占地867亩。学院建有46个实验实训室、42座多媒体教室、11个计算机房、1座电子阅览室、3座语音室,拥有2个实训中心(煤矿机电实训中心和金工实训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462.91万元,图书馆藏书56.6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3.26万册,电子图书33.36万册),与相关企业建立了63个“学生创业实训基地”,设有省煤炭职业技能鉴定站、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点和全国公共等级英语考试点等。学院设有党政工团部门10个,教学辅助及学生教育管理部门7个,设有教学系6个,教学部门5个,设有4个后勤部门,另设校产办公室,管理学院所属的春华能源公司、晋煤机电设备厂等校办产业。同时,学院代管的山西省煤炭高新技术总公司,从事煤炭高新技术的研发与生产服务。

  学院开设16个高职专业(高中后):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电、矿山测量、测量工程技术、矿山地质、煤炭深加工与利用、选煤技术、煤质分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煤矿安全监控网络技术方向)、市场营销(煤炭市场营销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煤炭企业会计、计算机硬件与外设。

  其中,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矿井通风与安全3个专业为国家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矿山测量、计算机网络技术(煤矿安全监控网络技术方向)4个专业是山西省首批紧缺人才培养专业。设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西函授站,招收本专科函授专业各3个。目前,学院主要面向本省,同时也面向山东、河南、内蒙古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等全国14个省市招收高中后高职生。

  通过积极申报,在该院建设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煤炭安全生产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于2005年获得通过,该基地总投资估算6000万元,已完成首批1000万元实验实训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山西省煤炭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基金会设在我院,该基金会募集基金的增值部分将全部用于发放学院煤矿井下艰苦专业学生奖学金和特困生助学金。学院在太原市汾东教育城建设新校区,已付公共设施建设配套款5000万元,完成了新校区初步规划。该项目被列为山西省重点工程,2007年12月份举行了奠基仪式。目前学院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准备建设,一期工程14.2万平米,投资3.54亿元,可满足5000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需要。

历史沿革  1952年山西采矿学校创建

  1953年山西省第二工业技术学校并入山西采矿学校

  1954年山西采矿学校更名为太原采矿学校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1954年辽阳工业学校并入太原采矿学校

  1953年辽阳工业学校(化工科)参与合并组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化工学校,后相继发展为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齐齐哈尔轻工业学院,现参与合并组建齐齐哈尔大学

  1954年辽阳工业学校(纺、织、染专业)参与合并组建石家庄纺织工业学校,后发展为河北纺织工业学校,现并入河北科技大学

  1955年山西省第一工业技术学校并入太原采矿学校

  1958年太原煤矿学校并入太原采矿学校

  1958年太原采矿学校更名为太原煤矿学校

  1963年太原煤矿学校(部分)改建为山西省煤矿干部学校

  1970年太原煤矿学校撤消

  1980年太原煤矿学校复校并改建为山西省地方煤矿学校

  1986年山西省地方煤矿学校更名为山西煤炭工业学校

  2003年山西煤炭工业学校升格为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学院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41人,双肩挑教师18人;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7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73人,在读博士5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人,在读硕士43人。学院还有外聘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学院有可供6000名学生使用的教学、文化、生活设施,近年来为办强实训教学、体现高职办学特色,增添了大批先进的教学、实训设备,总值达1292万元。

  图书馆藏书16万册,设有电子阅览室,学院网络中心与山西职教网站联通,形成了信息办公自动化功能的校园计算机宽带网络系统。共有微机600多台、7个现代化的计算机房、10个多媒体教室、4个语音教室、实习工厂和晋煤机电设备厂。注重校企合作办学,已与10个企业建立了“学生创业实训基地”。设有山西省煤炭职业技能岗位资格鉴定站和山西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点,全国公共等级英语考试点。

办学特色  学院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技能,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为原则。遵循“育人铸魂、益智强能”的宗旨,改革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专业技能合格证与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证并用的多证书制度,拓宽了毕业生升学和就业渠道。2003年学生参加全省对口升学考试中,一次性升入本科院校68人,连续三年对口升学率为全省第一。去年开始学院的毕业生可直接参加中国矿大的本科单独招生考试。

  同时,对招收的专科生在校学可参加全省“专升本”考试实行中期选拔,送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连续多年邀请省内外用人单位在学院召开双向选择洽谈会,与西山、大同、霍州、晋城、潞安、阳泉、汾西七大重点矿业集团公司、兰华集团、安泰集团、三联集团等40多家大中型企业有长期的用人关系,毕业生上岗率达85%以上。特别是采矿技术、通风安全、机电一体化、测量、电子技术、煤炭综合利用等专业的毕业生连续五年供不应求。2003年学院被授于“全省毕业生就业指导先进集体”。

专业设置  1.煤矿开采技术

  培养目标:面向煤矿生产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煤矿生产一线的采掘施工、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煤矿地质、煤矿测量、矿图、采矿CAD、煤矿供电、煤矿机械、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煤矿开采方法等。

  2.矿井通风与安全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煤矿生产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矿山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从事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的设计与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煤矿地质、矿图、矿井开拓与开采、矿井通风、煤矿安全、通风技术测定、安全监测监控、安全系统工程、安全法规、采矿CAD。

  3.综合机械化采煤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煤矿生产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煤矿地质、煤矿测量、综采电气设备、综采机械、综采巷道布置、综采生产工艺、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压测控技术、采矿CAD、矿图。

  4.电气自动化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文化素质、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理论知识,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电气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维护、检测,供配电系统调试、运行与维护等岗位技能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能适应现代工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高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机与拖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C语言、电(气)子、采煤概论、矿山供电、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矿山电气控制与维修、检测技术、交流调速系统、直流调速、矿山机电管理、体育、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5.矿山机电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煤矿机电设备设计选型、安装、运行、维护、检修及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图、矿山机电设备安装与检修、电力拖动与控制、矿山流体机械、工矿企业供电、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等。

  6.煤炭深加工与利用(深加工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焦化厂和其他煤炭深加工企业,培养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从事煤炭深加工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煤化学、化工原理、选煤工艺、炼焦工艺及化产回收、环境保护、煤炭综合利用、焦化厂生产实训等。

  7.选煤技术(选矿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大、中、小型选煤企业,培养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煤炭洗选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从事煤炭洗选加工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化学、煤化学、重力选煤、浮选、选煤机械、选煤厂设计、选煤厂生产技术管理、环境保护、煤炭综合利用、选煤厂生产实训等。

  8.煤质分析技术(分析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煤矿、选煤、炼焦、化工、环保等大、中、小型企业,从事原煤、产品煤、焦化产品、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废渣治理和预防等方面的检测、化验、技术管理工作,培养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素质和化学分析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煤化学、煤质化验及检验、采样原理、环境保护、煤炭综合利用、化验分析实训等。

  9.应用化工技术(煤化工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化工技术人才。培养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化工生产运行、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开设的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煤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煤炭气化工艺、炼焦工艺、化工产品回收与利用、煤炭综合利用。

  10.工程测量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基础测绘和工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胜任工程测量领域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掌握比较深厚的测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能够熟练地操作使用现代化测量仪器和相关测绘软件,应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完成各类工程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和测绘管理、组织工作。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AutoCAD、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学、测量平差、地籍调查与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学、数字化测图技术、GPS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VB测绘程序设计等。

  11.矿山测量

  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采矿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矿山测量领域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掌握比较深厚的测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能够熟练地操作使用现代化测量仪器和相关测绘软件,应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完成采矿工程各种测绘作业和测绘管理、组织工作。为采矿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主要课程: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生产矿井测量、数字化测图、GPS测量技术、岩层与地表移动、煤矿地质、采煤概论、AutoCAD等。

  12.矿山地质

  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参与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设计、矿山安全科学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胜任矿山地质领域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核心能力为煤矿开采所需的基本地质技能。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矿井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测量学、岩层与地表移动、采煤概论、煤田地质学、矿山环境保护、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煤化学、煤田地质勘探方法、AutoCAD等。

  13.会计

  培养目标:面向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煤炭企业会计工作或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主要课程:会计原理、财务会计、煤炭企业管理、财政金融、财务管理、采煤概论、市场营销、统计原理、煤炭综合利用、经济法、税法、毕业实习及设计等。

  14.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煤炭行业,面向社会培养具备市场营销、经济管理以及煤炭行业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和掌握煤炭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具有一定的市场分析、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的从事营销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市场营销学、采煤概论、煤质分析、煤炭运输与管理、商务谈判、广告学、市场调研与预测、管理学、统 计学、公共关系、经济法、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管理。

  15.计算机硬件与外设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计算机科学与发展,培养计算机系统硬件及其外围设备的安装、维护、调试和使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技能,计算机硬件及外围设备维护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模拟及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接口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计算机维修基础、网络安装与调试、电子线路CAD、专业英语、打印机原理与维护、显示器原理与维护、笔记本电脑的维修、芯片焊接技术、常用工具软件。

  16.计算机网络技术(煤矿安全监控)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计算机科学与煤矿安全技术的发展,从事煤矿安全监控方 面的软件开发,硬件维护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英语、微机操作、微机原理、模拟与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C语言单片 机原 理及应用,智能仪表及应用。采矿概论,煤矿安全,矿山环保等。

  17.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电子与信息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在电子信息系统工程和工矿企业电子信息产品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及设备维护与检修等方面紧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电子工程制图和CAD;检测技术和应用、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程控交换、数字通信和矿山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数码影像技术等等。

  18.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现在煤矿机械制造发展水平,从事煤矿机械制造、数控加工、维修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英语、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基础、公差与测量、液压与气动、数控机床、CAD/CAM应用、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微机原理及应用、数控原理与系统、现代制造技术等。
历任领导  (1952年——至今)
学 校 名 称 演 变 职 务 姓 名 任 职 时 间
山西采矿学校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郝光 1952-1960
副校长 高亦平 1952-1954
党委书记 贾尚禄 1950-1955
太原采矿学校 校长 王瑞林 1956-1958
副校长 章光宣 1957-1970
太原煤矿学校 党委副书记 罗希亚 1958-1959
党委书记 苏石洪 1958-1961
党委副书记 张寿堂 1953-1962
校长 范文山 1959-1960
副校长 崔升科 1958-1961
党委书记 郭占熬 1960-1970
校长 陈飞 1960-1967
副校长 张正 1960-1926
副校长 申文德 1961-1970
副校长 胡斌 1963-1969
副校长 王光焕 1963-1970
山西省地方煤矿学校 副校长 吴秋煜 1980.00——1986.01
副校长 刘书德 1980.00——1986.01
书 记 张光生 1980.00——1983.09
副校长 查海山 1980.00——1983.09
副书记 李 忠 1981.03——1986.01
书 记 李久清 1983.09——1986.01
校 长 陈国章 1983.00——1986.01
山西省煤炭工业学校 书 记 李久清 1986.01——1986.06
校 长 陈国章 1986.01——1997.05
书 记 解望龙 1986.06——1992.08
副书记 李 忠 1986.01——1988.02
副校长 吴秋煜 1986.01——1992.08
副校长 刘书德 1986.01——1997.05
副书记 陈国章 1988.02——1997.05
副书记 张保栋 1991.06——1997.05
副校长 曹允伟 1993.12——1997.05
副校长 杨明华 1993.12——1997.05
书 记 陈国章 1997.05——1999.12
校 长 曹允伟 1997.05——2003.04
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明华 1997.05——2005.03
副校长 王晓鸣 1997.05——2003.03
副校长 祁茂荣 1997.05——2003.03
党委负责人 曹允伟 2000.01——2003.03
副校长 张来兴 2000.09——2003.03
副校长 李茂林 2002.11——2003.03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院 长 曹允伟 2003.03——至 今
副院长 王晓鸣 2003.03——至 今
副院长 祁茂荣 2003.03——至 今
副院长 李茂林 2003.03——至 今
副院长 张来兴 2003.03——至 今
党委负责人 曹允伟 2003.03——2005.07
书 记 丁钟晓 2005.07——至 今
 


社会荣誉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0年以来先后实行了“专业分流”、“订单培养”、分 段式教学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搞好学生的技能培养与多种证书考取工作,不断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院的建设、发展和壮大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近年来学院连续获得省直“文明单位标兵”和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劳模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山西省煤炭行业模范单位,荣立“山西省劳动竞赛集体二等功”。

  2006年8月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11月份被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评为“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目前,学院正在以“争优保良”为目标,全力以赴,积极迎接教育部2007年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煤炭高职学院,积极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004年—2008年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荣誉统计表

  
被表彰者表彰内容表彰者时间
学院2002—2003年度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04.2.
学院模范单位山西省煤炭工业局2004.4.28
学院煤炭职业教育教材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煤炭教育协会2004.5.
学院五四红旗团委省直团工委2004.5.
学院2003—2004年度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04.9.
学院2004年度山西省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科技厅、省科协、省农业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民政厅、省环保局、省学联2004.10.
学院二OO三年度财会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煤炭工业局2004.12.
学院山西省中考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2005.1.
学院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05.10.
学院山西省2005年度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科技厅等12个单位2005年10月
学院山西高校首届“青玉杯”烹饪技术大赛团体总分第二名山西省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2006.7.
学院山西高校首届“青玉杯”烹饪技术大赛优秀组织奖山西省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2006.7.
学院山西高校首届“青玉杯”烹饪技术大赛红案铜奖山西省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2006.7.
学院山西高校首届“青玉杯”烹饪技术大赛白案铜奖山西省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2006.7.
学院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2006.8.
学院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06.9.
学院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中国煤炭教育协会2006.11.
学院高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教育厅2007.2.
学院山西省暑期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明办、山西省教育厅、团省委、省科技厅等12个单位2007年9月
学院山西省第九届“兴晋挑战杯”高校青年师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省学联2007年9月
学院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山西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07年11月
学院2007年度全省教育系统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教育厅2008年2月
学院2007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教育厅2008年2月
学院山西省第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2008年5月
学院山西省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沁新杯”煤矿安全检测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2008年5月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