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乡约馆
›
村村通
›
山东
›
父老乡亲
›
饮食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饮食
[复制链接]
822
|
0
|
2010-11-27 20: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清末、民国时期,平原、山区人民生活差距较大,贫富悬殊。平原,一般农户以食玉米、小米、高粱、地瓜等粗粮为主;绣江两岸多食玉米窝头、煎饼;北部农村和沿黄一带多食高粱、大豆糊饼;丘陵山区多食玉米谷糠饼子、煮地瓜。全县早、晚餐普遍喝糊糊或稀饭、吃咸菜,午餐吃窝头、煎饼,有点菜蔬。富贵人家,则食不厌精,常年食用细米、白面、鸡、鱼、肉、蛋。普通人家,半年糠菜半年粮。逢年过节方能吃馒头、水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上世纪50至60年代,基本达到吃粗吃饱。山区,以玉米、地瓜干、窝窝头为主食。平原地区,以玉米煎饼为主粮,并能经常吃茄子、白菜、萝卜等粗菜。进入70年代,特别是1978年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山区以玉米、小麦为主食;平原地区,常年吃白面、大米。棉花、花生等油料作物的大量种植,使农民食油成倍增加;多种经营的发展,使肉、蛋、菜等副食品空前丰富。群众食水饺、面条,炖肉、炒鸡蛋已是家常便饭。大曲酒、啤酒、过滤嘴香烟已成为家庭待客之必备品。老人喝麦乳精,妇女喝果酒,儿童喝果汁、可口可乐等饮料已比较流行。上世纪90年代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始追求高质量的饮食方式,不仅饮食种类花样繁多,而且注重各种营养合理搭配,鲜牛奶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品。家庭待客逐渐走出家庭,档次逐渐提高。白酒以低度、中高档为主,且开始追求品牌。饮料品种不断增多,高、中、低档一应俱全。吸烟方面,城市居民多吸中高档卷烟,农村居民多吸中低档卷烟。
婚丧筵席,一般分大席和行席两种。大席招待贵客,有鸡、鱼、肉、肘。客人入座先上压桌碟 (盛烟、糖、瓜子、点心之类),然后上12个盘、4个大件。行席招待一般客人,一般设8大盘、12盘、2至6个大件不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筵席通常设在规模较大的酒店,农村居民筵席的档次也在不断提高。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liujuan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