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氏宗亲】两岸江氏一家亲

[复制链接]

7

主题

0

听众

7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30
注册时间
2010-11-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华夏玛雅   发表于 2010-11-30 18:17: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夏玛雅 于 2010-11-30 18:18 编辑

两岸江氏一家亲





江丙坤


江丙坤先生及其家人即将回到平和大溪镇寻根谒祖,记者16日从厦门驱车近两百公里来到这个钟灵毓秀的山区乡镇,发现两岸江氏之间血脉情深延绵数百年。资料记载,乡亲传诵,一个个小故事讲述着两岸一家亲的真情延续。



闽台都有大溪镇



平和县灵通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江坤长告诉记者,早在1990年,从台湾桃园就来了一群寻亲访祖的江氏宗亲。他们根据族谱上的记载找到深山里的大溪镇。台湾宗亲告诉他们,他们在台湾的居住地也叫大溪镇,也有大溪最出名的两样特色:大溪豆腐和大溪米粉。



清乾隆中期,大溪镇江姓宗亲江士银三兄弟迁居桃园县,同时带去了大溪“三宝”,即大溪的铸鼎、米粉、豆腐的制作工艺。这“三宝”成了当时江氏三兄弟开发台湾、发家致富的拿手本领,家族逐渐兴旺发达,富甲一方。



江氏三兄弟认为这是承蒙祖先的福荫。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自己的根,就把这个新的发祥地定名为大溪镇。这便是桃园县大溪镇的由来。江氏宗亲在台湾桃园县的大溪镇繁衍生息,现在已有2000多人口。至今“大溪豆干”在台湾依然享有盛名,并被列为庶民饮食文化的代表。



两岸重修祭祖宗祠



江丙坤先生一行回到平和祭拜的是两岸江氏共同供奉的一世祖江肇元,但供奉江肇元公的江氏大宗祠恰好正在重修,须到10月份才能完工,于是,江丙坤祭祖的宗祠就择定在江肇元后人的祠堂——济阳堂。



记者来到济阳堂看到,这是一处传统的二进式闽南祠堂,飞檐斗拱,有飞鱼、狮子和山鸡等雕饰,工艺相当精美,里面悬有五面匾额,“文魁”、“进士”、“宠赐皇恩”、“恩赐同荣”、“古君子风”等,可以看出江氏宗亲不少曾获得功名,并得到较高的荣誉。



祠堂大门进去的右手边墙壁上用石刻纂写的“重修碑记”记载了济阳堂重修的经过。1989年,台湾彰化宗亲江九合公后裔江荣基、江世凯等回乡寻根,看到祖祠年久失修,于是倡议重修济阳堂,并在回到台湾后发动宗亲捐款,大溪江寨村的宗亲也纷纷捐资,于是,始建于康熙年间的济阳堂进行了历史上第三次修缮。



此次,江丙坤先生一行将在济阳堂祭拜祖先,济阳堂又将记录新一段两岸江氏宗亲血浓于水的情缘。

族谱牵系两岸江氏宗亲



分别两三百年后,台湾的宗亲如何确认自己的祖籍地?这时候最主要的就是对族谱。此次,江丙坤先生也是委托了台商李瑞河先生到大溪查阅族谱,看到族谱上的“一世祖江肇元公”才确认平和大溪江寨村为自己的祖籍地。


  与许多地方族谱被损害,无从查询的情况不同,记者在江寨村看到编写相当完整的《鸿溪江氏族谱》。


记者看到,《鸿溪江氏族谱》基本上仿照台湾江氏族谱的编排方式,是相当现代的编写模式,包括族人的部分照片都可以查到。这本见证两岸江氏一家人的族谱也将作为礼物送给江丙坤。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23:53 , Processed in 0.40912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