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产品牌]扑灰年画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2-17
注册时间
2013-2-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扑灰年画   发表于 2013-2-17 17:15: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特产品牌
口号:暂无
简介: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现在中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三十多个村庄。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
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全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扑灰年画是在写意国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后来经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王姓人家发展创新,在文人画和庙宇壁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扑灰起稿,继以手绘,半印半画的年画。[1]
扑灰年画是在写意国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后来经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王姓人家发展创新,在文人画和庙宇壁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扑灰起稿,继以手绘,半印半画的年画。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扑灰年画多以仕女、胖娃、戏曲人物、神话故事、山水花卉为题材,深受民众喜爱。
山东潍坊高密扑灰年画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是高密三绝之一,被誉为“中国一绝”。
扑灰年画就其内容:丰富多彩,构思奇巧,制作精细,风格古雅。
  
其造型拙扑简练,用笔潇洒自如。其画风典雅、淡写飘逸、浓笔浮沉。其画法以色代墨、艳彩浓色、细腻处丝丝诱人、狂发时涂色如泼。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深受人们喜爱。
扑灰年画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以色代墨,着色浓重,色彩艳丽,形象追求动感,结条豪放流畅,人物面部造型多胖耳大腮,但在丰满圆润中不失隽秀感。扑灰年画挥豪放、推拙粗犷、古朴 、典雅,兼工重写是它的精髓。题材有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仕女娃娃等,把年画与年 俗活动紧密结合,深受民间欢迎。
扑灰年画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艺人打好腹稿以后,用柳木炭条起线稿,再用画纸在线稿上扑抹“复印”。这样,一张画稿可以扑成数张。“扑灰”之名便由此而来。起稿、扑灰后,再加手绘,经落墨(勾线)、粉脸(粉手)、开脸(圈脸)、熏脸、涮脸手、乌眼(点睛)、开眉眼、立眼(粉眼)、点嘴、丝发(耙头发)、上色、涮道(染道)、涮花、磕花、描粉画金、耙胡子(搂胡子)、罩明油、刷边裁边等一整套20多道工序,才能画出一张漂亮的画来。[4]
“老抹画”继承传统画法,仍以画墨屏为主,画风典雅,虽受新画派冲击,决心不改初衷,自编歌谣表态明志:“墨屏墨屏,案头清供。婆娘不喜,老头奉承。货卖识主,各有前程。”扑灰“红货”,大胆借鉴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潍县年画对色彩的运用,向大红大绿靠拢,使作品显出艳丽红火,对比强烈的特色,一时为多数人所喜爱,艺人也自编歌谣,宣扬成绩:“红绿大笔抹,市上好销货,庄户墙上挂,吉祥又红火。”
“红货”派,则大胆借鉴杨柳青年画和潍县年画对色彩的运用,向大红大绿靠拢,使作品显得艳丽红火、对比强烈,一时为多数人所喜爱,艺人也自编歌谣,宣扬成绩:“红绿大笔抹,市上好销货,庄户墙上挂,吉祥又红火。”
联系:暂无
网址:暂无

QQ截图20130217171322.png (1.22 KB, 下载次数: 92)

QQ截图20130217171322.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 09:20 , Processed in 0.350676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