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3
注册时间
2013-3-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界首彩陶烧制   发表于 2013-3-13 15:31: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源于唐代,是淮北手工艺的精华。1999年,淮北柳孜运河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界首三彩陶片,成为当时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界首彩陶秉承唐三彩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在胎面的制作上,界首彩陶饰以两层化妆土,在刻画过程中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在刻画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以一幕幕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卢山义的“刀马人”系列是其代表;在烧制方面,界首彩陶制作先除潮,然后素烧,温度一般在摄氏700至800度,成品为砖红色的刻画陶,素烧后可以釉烧,即涂以含铅、二氧化硅、粉土的釉料后放入陶制的匣钵内,逐渐加大温度,达到摄氏1000至1050度,烧两天两夜,成品为红地白花的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体现了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反映了中国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这样的艺术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就珍藏有界首三彩刻画陶。
    界首彩陶技艺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界首市颍河南岸的13个村,因每个村的村民都以业陶为生,并且村名均以“陶窑”为名,因此有“十三窑”之说,这些村现属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管辖。1958年,界首在颍河北岸顺河路组建技艺陶瓷厂,现该厂已成为彩陶的主要制作地,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在这里得到传延。但是,近几年来,受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以传统技艺生产的彩陶制品出现滞销,市场萧条,而年轻人多不愿从师学艺,因而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有后继无人之忧,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
联系:暂无
网址:暂无

1511387cps7og7e5g0g987.jpg (81.63 KB, 下载次数: 55)

1511387cps7og7e5g0g98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22:56 , Processed in 0.375036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