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校品牌]重庆师范大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5
注册时间
2013-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重庆师范大学   发表于 2013-3-15 11:4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高校品牌
口号:厚德 笃学 砺志  创新
简介: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 1954 年,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创立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学校是一所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府,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校园面积 2804 亩, 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学校是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十佳市容整洁单位、重庆市森林校园。拥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两个国家级基地,重庆市普通中小学教师市级培训基地、重庆市幼儿教育教师市级研修培训基地、重庆市特殊教育教师市级培训基地、重庆市汉语国际推广培训基地、中德(重庆)职业教育示范基地、重庆市职教师资培训集团、重庆市管乐师资培训基地等多个市级基地。“重庆旅游学院”、“重庆音乐学院”、“重庆幼儿师范学院”、“重庆特殊教育学院”也依托我校设立。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基本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三个校区各有 1 个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 230.54 万册,电子图书24644GB。校园网实现校区全覆盖。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 24000 余人,研究生 2800 余人,成教自考学生10000余人。有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700人,正高职称教师214人、副高职称教师452人、博士学位教师 319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 70% ,博士生导师 15人,硕士生导师355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4 人、“重庆市名师奖”获得者5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2人。
学校现有 17 个学院,1个独立二级学院,52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1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8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1 个中职硕士学位授权、 1 个高师硕士学位授权,涵盖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等 11个学科门类。拥有 1 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工程中心、 20个市级重点学科、2个“十二五”市级立项建设重点学科、 4 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7 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 个市级创新团队、 1 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有 3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门市级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10个市级教学团队、5 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科学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形成了“通识综合素养+专业理论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了以“三主线”和“六环节”为基础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管理,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近年的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我校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47 项。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 2 项、全国二等奖9项、重庆市一等奖18项、重庆市二等奖52项;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 1项、重庆市一等奖 1 项、重庆市 2 等奖 3 项、重庆市成功竞赛奖10 项。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勤学善思,求是致用”的优良学风,推行自我教育,强化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有在册学生社团 80 个。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等科技文化活动竞赛中获得全国性奖项 206 项。学校连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青马工程”、“五自教育”等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品牌分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学校还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近年来,贾庆林、习近平、贺国强、刘延东、许嘉璐、韩启德、张梅颖、郑万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学校,指导学校的改革发展。教育部、重庆市主要领导也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当前,学校正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的“ 314 总体部署”,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建成特色鲜明、西部前列、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而努力奋进!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电话: 023-65911111
网址:http://www.cqnu.edu.rootwatch。com

QQ截图20130314204458.png (23.51 KB, 下载次数: 81)

QQ截图20130314204458.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22:34 , Processed in 0.328269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