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高校品牌
口号:校训:厚德,博学,日新,笃行
简介:鲁东大学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是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于1930年始建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县莱阳,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教师进修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建校于1978年的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评价鲁东大学“人杰校灵”。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学科立校,积极优化学科结构,强化重点建设,突出学科特色,形成了文理见长、文科更强,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理工渗透、工科发展势头强劲的办学格局。目前,学校设有20个学院,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共计77个科学学位硕士招生专业;有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等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招生专业(领域);可以在34个二级学科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有70个本科专业,涉及文、理、工、经、管、法、教、史、农、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中的46个一级学科。拥有英语语言文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区域经济学等7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其中,英语语言文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个学科被确定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现有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山东省环渤海发展研究基地等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基地、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基地等2个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4项,省部级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0余部,通过鉴定科技成果5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各类专利授权170余项。2011年,新增各类课题24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6项。全年到账科研经费2057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1项,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师资队伍】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定不移地把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关键任务来抓,一手抓培养,一手抓引进,建成了一支数量较为充足、结构日趋合理、业务水平优良、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401人,其中教授169人、副教授38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4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山东省教学名师7人,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4人。现有中国近现代史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汉语、教师教育、有机化学、应用物理等5个省级教学团队。聘有陆大道、赵尔宓等13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客座教授。
目前,鲁东大学全体师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紧紧围绕一个目标(高水平大学),坚决实现两个突破(突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突破财源建设与资源配置),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师范性向综合性转变、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行政本位向学术本位转变),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与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成应用型、有特色、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联系:学校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邮编:264025
学校办公室电话:0535—6672723 6681128
传真:0535—6014101
招生办公室电话:0535—6699101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电话:0535—6672456
网址:
http://www.l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