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高校品牌
口号: 厚德、弘毅、求是、笃行
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为现名。学校原为工业与信息化部(原邮电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学校秉承“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占地133.2万平方米,建有仙林、三牌楼两个校区。 学校现有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学院、理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强化培养部、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院(部)及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院、物联网研究院、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等19个研究院(所、中心)。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 MBA(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本科专业43个,7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及建设点14个,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类)7个(涵盖25个本科专业)。现有各类在籍生2万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78人,其中专任教师108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49.1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6.11%;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26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千人计划”6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9人,江苏省特聘教授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6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计划”24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在江苏省属高校首例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2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一大批教师作为会士、专委会主任、专家等活跃在国际电联、中国通信学会、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自动化学会等学术机构。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1990年起就成为亚太电信组织(APT)在中国的培训基地之一。二十多年来,共培训22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十多批学员。较早与美、英、德、法、加、俄、澳、日及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先后有800多位国外、境外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十多所国外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不同形式及不同层次的合作,在多学科领域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南邮人秉承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探索出了一条依托邮电通信行业做专做精、面向信息化社会做大做强的信息特色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为学校快速、科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正抢抓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四大战略,努力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在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联系:地址: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
电话:(025)85866166
网址:
http://www.njupt.edu.rootwat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