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 江苏苏州-王孙乐;已故湖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复制链接]

20

主题

0

听众

2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61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1
注册时间
2013-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英云   发表于 2013-4-1 05:52: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物简介

    王孙乐 ( 1906.11 ~1996.3)名堪,以字行。一字晚芗,号苦田、黄叶村人、村翁、三痴、驽叟,堂号待燕草堂、黄花馆,江苏苏州人。生前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顾问,湖州书画院画师 。擅长书法、篆刻,兼长绘画 ,曾拜师俞剑华、朱其石。作画至80岁辍笔,刻印于78岁封刀。作品曾于1946年、1948年两次在沪与名辈联展,1987年在湖州市举办书画篆刻百件个展。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学书履历

        王孙乐先生出生书香门第,后家道衰落,青年时去上海谋生。学艺师承上海名家朱其石先生,同时常得张大千、贺天健等名家的指点,十数年后,名誉东南。他是王一亭等组筹上海清远艺社最早的社员,建国后又是全国最早金石篆刻研究社的成员。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曾有:“论书法唯湖州王孙乐”的评说。王先生自言“三痴”,大约是他对书、画、篆刻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先生是一位性情孤傲,追求执着,坦荡直率的艺术家。尽管生活的艰辛与多难,他始终保持着高洁的情操,这种情操大半个世纪以来直接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更可贵的是他孤傲却能自适。晚年他以“黄花馆”自署,表明了他最终追求菊之隐逸的高尚情趣,使他的艺术从而达到了相对高的层面。王孙乐先生作画,取法明朝诸家山水,钻研于石涛,作品自然出俗,简练富有生气,尤善写梅。先生青年时期,频繁往来沪上,跟随朱其石先生有幸与张大千大师认识。听其讲过,一次,在沪先生寓所临摹山水画,巧遇张大千等人来先生家,见堂中陌生人,问:“作画者何人也”?便伸出拇指夸弟子定有出山之日。
        抗日战争期间,王孙乐和傅稚云,戚继棠,凌虚,张缓葆,吴东迈等“蓄须明志”不当亡国奴的湖州籍书画家,取苏东坡《湖州谢上表》“山水清远,本朝迁所以优贤”之意,遥尊远在重庆的陈蔼士先生为社长,在上海成立清远艺社,不时聚首,切磋技艺,王孙乐写下“人亡书在,不胜人生如寄之感也”。抗战胜利后,庞莱臣,沈尹默,沈迈士,吴藻雪,孙禄卿,包小蝶等40余人相继入社。
        王孙乐先生曾与张大千、朱其石、朱大可、叶恭卓等两次合作举办展览,并参加沪上书画界名人一些聚会。五十年代,曾参加了“浙江省首届百花齐放、百家争呜”国画展。1960年,参加嘉兴县“中国共产党成立心周年当代名人杰作展”。1993年,王孙乐先生加了“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建馆45周年庆典”,将携带的画件相册递与浙江美院朱恒教授,他阅后欣然点头赞口不绝:“意想不到孙乐兄书、画、篆刻样样精湛”。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称王孙乐为:“浙北第一笔 ”。




3801213fb80e7becb066a0be2f2eb9389a504fc2d562b30d.jpg





b21bb051f819861847104cdb4aed2e738ad4b31c8701c62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21:57 , Processed in 0.469513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