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珊,1943年生于陕西蒲城县。系中国书画研究院一级画师,中国美协会员,陕西书画培训学院国画教授。
人物概述:
早年师从叶访樵、石鲁等名师指教,从事花鸟画创作达四十余年,以“墨竹”著称,被誉为“当代竹王”。作品多被海内外人士珍藏,并颇受温家宝、罗干、王乐泉等中央领导青睐和收藏,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副主席钟明善,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副主席潘公凯、马潇潇等对其作大加赞赏,欣然题字惠存。
作品特点:
李紫珊画竹,蕴情万端、摇曳生姿,以少胜多,笔笔到位。其叶虽承板桥之风,但突破当年郑板桥先生的“八字、个字、或分字”的画法,而是连贯用性用笔,有大写“笔意”而不失“竹叶的质感”,或浓或淡,或枯或润,恰到好处。其干粗壮与细柔相参,相得益彰,因远近不同而用笔墨各异,更显层次多变,富有极强的立体感。最绝妙之笔当属那憩息在竹风中的小鸟,形神毕肖,极具灵性。
基于传统而突破传统,布局简洁合理,笔墨浓重得宜,不同风情而施墨用笔不同,趣味多变而敷姿万端。往往以淋沥的墨色挥洒自如,写出风、晴、雨、露等不同的格调,予人以畅心悦目的自由舒心之感,故而形成了个人之独特风格。饶骨丰韵,笔笔生辉,堪为当代的绘竹之最。其笔下之鸟颇具特色:以概括的笔触寥寥数笔,即勾勒出生动活泼的鸟姿,或鸣名立、或卧或飞妙意不尽而神情各异。往往以其与竹所搭配,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形神皆备而活灵活现。
李紫珊以饱醮七彩之墨笔,营造出“竹楼清风扑面来”的独特意境而自成一家,可谓古今之大成,开写意墨竹新风之先河,因此被尊为“叶风画派创始人”。在墨心交融中潜研笔墨情趣和作品的文学内涵。画风追求古朴清新、雅俗共赏,其几十年埋头于墨香纸海之中。在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创新。
作品成就:
国内外报刊杂志和省市电台、电视台均做过报导和评介。在国内外和省市书画大赛中多次获金奖、一等奖和优秀奖。名字和传略先后被载入《首届中外咏梅诗书画精品集》、《世界美术家精品集》、《世界美术家大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名人大全》、《当代名人书画辞典》等,作品被日本、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