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的辉煌历史
延吉餐厅还是中朝友谊的一条纽带,为两国的友好往来,做出了自己得贡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延吉餐厅还经常被点将出“外会”,遇到人民大会堂的重要国事,外事宴请,延吉的师付们被邀请前往,不辞辛苦地带着轧面机、各种原材料、调味品现场制作。朝鲜驻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经常光顾延吉餐厅吃冷面至今,他们每年都来好几次,每次在延吉餐厅都吃到了家乡风味,享受到热情的服务。在80年代中期,先后有胡耀邦主席邀请的中朝青年友好代表团;1985年朝鲜国的副总理访门中国,1988年共青团中央宴请朝鲜同行,都是在延吉餐厅举办盛宴,在此同时,还有日本、美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的客人都光顾过延吉餐厅,在国际友人光顾之时,国内还有众多的文艺界、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知名人士及动员,如候跃文、师胜杰、孟凡贵、赵忠祥、丛微、赵丹、于兰、李琳、刘江、项坤、刘晓庆、蔡明、谢园、王晓松、穆玄璞一家人,还有曹限东、李宁、穆铁柱、滑冰教练和运动员,还有知名人士溥杰夫妇及溥杰夫人的日本侄女等等,都曾光顾过延吉餐厅。
百年老店的这60年
1956年公私合营后迁到石驸马大街。1963年李老太太的小馆子和西城饮食公司合并,改名为华天延吉餐厅,在西四北大街181号重新开张。
70年代以前延吉餐厅是个带二楼的小院子,门脸还是挂门板的,70年代后房屋结构进行改修后,门脸开始挂窗帘,到了1982年餐厅经过翻修改建成二层楼,使餐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餐厅也具有一定规模,为此成为北京市一级饭庄。
在20多年前,餐厅还收粮票,那时候冷面分为一两、二两、三两,价格分别是0.26元、0.45元和0.54元。每天餐厅里的客人多得照顾不过来,很多客人拿着铝锅来,把面条带回家去吃。有客人回忆当时用餐的情形:店里面全是木质方桌方凳,地面油腻,汤汤水水的,很容易打滑。桌面上也就无从讲究了,客人吃完面就走,下一个客人负责将碗推开挪出一小块地儿,坐下来接着吃。很多人都是端着碗四下里转悠,看到哪位食客碗里面所剩无几了,赶忙停住脚步,站到这位的后面等着。“0.26元”,不仅记录了延吉餐厅发展的一段历史,也是新中国发展的一段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