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根生,男,1963年生于徐州,1988年就学于江苏省国画院,1991—1995年曾去陕北体验生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委员,天津工艺美院客座教授。目录
感恩·回报
王根生,男,1963年出生于安徽巢湖。擅长工笔花鸟画,尤其擅长工笔鱼类作品的绘制。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开始学习工笔花鸟画,曾先后进修于安徽省黄山书画院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王根生对传统画风尤其是宋元院体花鸟画风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对勾、勒、点、染等绘制技巧反复研习,练就了一手扎实的基本功,与其他学习工笔花鸟画者不同的是,他选择了最难且最少人画的鱼做题材。
鱼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寓意着“余”,有“年年有余”之意,在民间年画中尤其盛行,也表达了百姓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我们熟知的杨柳青年画,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张作品就是《小儿骑鱼图》。水,在南方意味着财源。所以,鱼水类的画作在国内尤其是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是,和工笔花鸟题材相比,从古至今,擅长工笔鱼类绘制的画家并不多见。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鳞介作品也不过有宋代佚名的《鱼藻图》、明代吕纪的《鲤鱼图》等寥寥数件。这也就决定了学习工笔鳞介的绘制,相对于其他题材来说,可供参考的资料更少,学习的难度自然也就更大。王根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传统艺术的理解,不断创新,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在他的作品中,鲤鱼造型丰满圆润、结构准确、生动自然,画面构图聚散合理、布白错落有致,深得传统绘画之精髓。尤其值得我们称道的是他的设色技巧非常娴熟,晕染、没骨、点写、撞粉、冲彩等各种技巧在他的画面中都有着合理的运用。
后来,因为生活的缘故,他必须主持聚雅斋画廊的运营与推广活动。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工笔画艺术的追求,仍然做到每日穷经皓首、三矾九染、临池不辍。这些年来,除了孜孜临习古人的经典佳作以外,他更是结合自己擅长工笔鳞介的特点,坚持每年外出采风,为花写生、为鱼传神。王根生作品,在色彩上采纳传统工笔重彩画富丽堂皇的特点并有选择地采纳吸收古今画鱼名家的各种技巧,上溯宋元院体绘画之要诀,旁纳油画、水彩等西洋绘画之精华,博彩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王根生的艺术成就逐渐被各方认可。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各类全国性展赛,并有多幅作品被海内外友人收藏。
大事年表
1994年获中国首届青年国画家大展新人奖 。
1999年《天国之梦》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1999年《前山阳光后山雨》获’99澳门回归全国中国画大展金奖。
2001年作品《朝圣者的聚餐》获全国首届工笔重彩画大展学术奖。
2002年出版《王根生现代工笔人物画集》。
2002年作品《春寒》获第五届工笔画大展学术奖。
2003年出版当代实力派画家精品《梦里飞花——王根生画集》。
2004年出版《王根生线描——现代少女》。
2004年《天界子民》获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大展银奖 。
2005年获第二届全国人物画邀请展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