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品牌]即墨古县衙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2-19
注册时间
2013-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即墨古县衙   发表于 2013-2-19 14:23: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旅游品牌
口号:暂无
简介:即墨古县衙位于即墨市博物馆北面,为元末知县董守中始建,后多次修葺和扩建,是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自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迁城立衙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了。历经沧桑,城内的古建筑大都随岁月的流失而烟消云散,惟独县衙的一至三堂幸存下来,成为山东省唯一能看到的三堂老县衙。此衙初建时的规模与结构,已不可知。元代至正年间知县董守中进行了重建,明清两代先后进行了10余次修葺和扩建,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县衙建筑群。一堂,即正堂,或称“大堂”和“公堂”,是诉讼、审讯的场所。当年康霖生曾在这里蹙眉思计智审顽妇,黄培受“文字狱”之祸跪此对薄……正堂后面为二堂,曾名“印堂”、“鸣琴”和“致远”,是议事办公和会客的地方。再后为三堂,是县令与眷属的内宅正寝。正堂于1999年秋做了全面维修,在主体结构未动的情况下,更换了房顶、新制作了栅栏门及堂内匾额,重建了东西两配房。门口的立柱上镌刻着施政楹联:“堂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头三尺法烈日严霜”。维修后的正堂古朴典雅,雄浑庄重,在一片古柏的映衬下,重现昔日风采,为古老的即墨城增添了一大景观,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座有意义的历史建筑物。特别是这次在西配房原址内发现的“地库”,为它处县衙所不见,这一发现,给这座尘封着千年历史的古县衙撩开了一角神秘的面纱。
联系:暂无
网址:暂无

s.jpg (60.69 KB, 下载次数: 56)

s.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 06:26 , Processed in 0.311716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