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背—小泰山—黄立泉—五眼井穿越记

[复制链接]
查看1082 | 回复0 | 2013-4-15 00: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车到邵家背,今天正值清明节的第三天,进村就听见大喇叭里传来阵阵哀乐声,这清明祭奠也与时俱进了,以往那种唢呐喇叭早就销声匿迹了。村南头路口竖着一新建的牌坊,北面上书清心山,南面写着琉璃圣境,也不知什么意思,我们穿过牌坊在村中传来的阵阵哀乐声中开始上山。
这山很是奇特,巨大的石块上纤尘不染,上面突起这纵横交错的红色纹理,上到山顶是一片平坦的草甸,长长的枯草及腰深,山风一吹,那枯草形成的黄色波涛一阵阵荡漾,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感到心胸开阔。沿山脊拐向北,是一座红色的山体,路都是红色碎石铺就的,再潮湿也不粘脚,故名红山。
走过红山的红土路,上坡下坡,七拐八绕,小泰山的主峰屹立在我们面前,这座山的魅力不在高,而在于陡峭耸立,整座山峰就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岩石顶上那座石头道观显得气势恢宏,远远望去,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震撼。
山腰有一条台阶路,远看像一条白色的带子挂在悬崖上险峻异常,不过一旦踏上台阶才发现坡度不大,也很好走,这远近的视觉差别真是太大了。登上山顶,在一条陡峭的台阶上面矗立着一座石制道观。台阶两旁有两块残破的字迹模糊的石碑,右边一块依稀可见民国二十九年立的字样,左边的石碑抬头是“依旧复新”四个字,下面是发起人和捐款人的名单。百年前人们是那么虔诚的把石碑立在这里,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看着这字迹不清的残碑,不仅使我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情和世事无常的变化。
沿台阶而上,院门上“碧霞宫”三个大字,中间的“霞”字已被破坏不能辨认,也可能是“天”字。道观很小,顶端有“小洞天”三个字,两边写有“五行一气”和“三元同心”字里行间有一种道家风韵。外面有四根石立柱形成一短廊,在石殿的西墙上,镶着一块石碑,仔细辨认,还可以了解到这样的信息:在明朝万历元年,当地灾疾不安,张自玉于小泰山上修盖娘娘行宫,得佑平安……等字样。石柱上有楹联 “泉美林秀何处再觅佳景,山抱水环此地即是蓬莱”。石殿仅有殿堂两间。西侧的一间殿堂内供奉着泰山娘娘,东侧一间殿堂内供奉着老子,不管供的是谁,先跪下磕头,我不管是大神还是小仙,见神就拜,虽然拜的稀里糊涂,出门在外多一路神仙菩萨保佑总是好事。
小洞天意为神仙居住的福地,这里的确是福地,这山虽然海拔不高,却也气势磅簿,站在道观前放眼望去,远山近景,那一片片重重叠叠的山峰尽收眼底,不仅让我心胸开阔,真想仰天长啸,御风而去,有一种谁是神仙,我是神仙的感觉。
东边有一座铁桥越过山涧将这座石殿和对面的山峰连接在一起,我们战战兢兢地走过铁桥,沿着对面的山脊向北再向西走去。穿过一片柏树林,一道近似完整的青石磊砌的城墙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大名鼎鼎的齐长城的一部分,作为防御工程,齐长城许多都修建在山岭险要处,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只有我们驴友们不辞辛苦翻山越岭才能一睹其尊容,何其有幸啊。
在山脊行走在一条防火带上,不过这条防火带并不并不平坦,地面上到处散布者大小不等的奇形怪状的石头,随便那一块摆在书桌上就是艺术品,不过太沉了路途遥远只好割爱了。
从山脊下到乡间小路上,小路两边的美景更是赏心悦目,农田像梯子一般或急或缓地趴在大大小小的山坡上,麦苗那种油汪汪的绿,看得眼睛说不出的舒服。那油菜花一丛丛,一串串,露出娇艳的笑脸,我徜徉在这生命的绿肥红瘦中。这里完全是悠闲恬静的乡间景色,沉浸其中,心情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走在路上,抬头望天,天空湛蓝,白云悠悠,一路行来,麦苗翠绿,油菜花黄,黄绿相间,随坡起伏,、看上去流畅、动感而悠扬。远离了尘世喧嚣,难得忘却了诸多烦恼。
越向前行看到的油菜花越多,不过这东一块西一块不成规模,走在这里没有婺源油菜花那种铺天盖地的震撼,却有一种闲庭信步的悠闲之情。
我们沿着乡间小路从黄立泉一直走到五眼井,五眼井村背靠青山绿岭,村中有河流盘绕,村边层层梯田麦绿花黄,这不是美景是什么?在五眼井村中有一座戏台,号称“红色戏台”一看就是“文革”产物,后面的影壁墙上有七个血红的“忠”字,并有万万岁,万寿无疆这种封建王朝皇帝专用的词句,两侧的对联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读这杀气腾腾的文字不由得毛骨悚然,使我想起了那场波及全国每一个角落的浩劫,它把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敬天,敬地、敬神、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连根拔起,善恶有报的信仰被贬的一钱不值,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丧失了立命的根基,到现在仍使我们的“中国梦”难圆。
据路边的一块石碑上记载,五眼井村为魏氏所建,原名魏家庄。为保护南山下的村民饮山泉水,就在其周围建起长方形池子,加盖四块石板,形成五个井眼,人称“五眼井”,后演变为村名。我们来时泉水几乎已干涸,在井对面就是村中的古庙——天齐庙。庙内正殿,里面供奉着天齐庙的主神“天齐老爷”。庙已经破败不堪,到处是残砖断瓦,站在这寂寞的到处是残石破瓦的庙内,不禁令人想到历来的所有盛衰,真是“人无千年好,花无百日红”啊,人类的脚步何其匆匆。


220726lv2z2327xy7ky2v2.jpg 2207301ljp081ueg0oyg8l.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