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集富亚洲的核心人物,他为集富亚洲树立了一个核心竞争力:在东京设立增值服务团队,铺平所投企业向日本和韩国的发展之路。2007年,陈镇洪离开集富亚洲,与亚洲股票投资家及Penta基金创始人John Zwaanstra一起合作创建了天泉投资。
如果一个人在创业投资领域从事20年,那么他可以分享的就不只是若干经典案例。
天泉投资总裁陈镇洪正在投资中体现这种积累。
陈镇洪颇有一种小伙子的风采,似乎职业生涯刚刚开始的劲头,会感染周围人。
“我是1988年从英国回来,我不是海归的……”他也要适应一些新名词。
陈镇洪在198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88年取得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曼彻斯特商学院是英国最早建立的商学院之一。
回到香港后进入了渣打,“是首位毕业生受雇于以投资银行为核心业务的渣打亚洲。”在投资银行部任职3年。
如此时间进入90年代,1991年,陈镇洪在汇丰直接投资(亚洲)开始了其股权投资之路。
汇丰直接投资(亚洲)有限公司1989年成立于香港,经营汇丰集团于亚洲区之私募投资业务。
陈镇洪回顾起来:我是91年进入这个行业的。91年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登记的,还是审批的,我们做这一行的人不用审批。
他在1993年拿到了美国特许财务分析师资格。这很重要,香港证券专业学会给予CFA特许资格持有人可以直接获得香港证券专业学会会员资格。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企业故事。当时资本市场的聚焦是兆峰陶瓷。
“我认识李兆峰,觉得他是一个有理想、有野心的创业者,直至今日,我仍然欣赏他的远见和魄力。”时隔多年之后,2005年在接受《价值》采访时陈镇洪回顾,他曾参与这个项目,当时香港有六家基金共同投资。
李兆峰是泰国华侨,在广州长大,25岁时在香港创办了兆峰陶瓷,数年时间公司上市,90年代初期个人财富高达35亿港元。
当时有报道称,李兆峰的目标是使兆峰集团成为世界最大陶瓷集团,使中国能重现陶瓷古国的辉煌。为达此目标,将在内地合资兴建两百家产值上亿元的陶瓷企业。
“同一时间参与32个内地合资项目,不幸遇上宏观调控。”陈镇洪指出,每个项目派2个香港人驻守,就需要64个人,短时间内哪有这么多人可调?当然,当时公司困扰不限于此。
2001年12月,兆峰在香港摘牌。李兆峰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过是一次挫折:你现在访问的是41岁的李兆峰,不是80岁的李兆峰,有很多人40岁的时候还未创业。
1995年的时候陈镇洪是建力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
“95年出过来一次,是不成功的,融了6300万美金,我不是总裁,只是企业的合伙人。”
之后在1997年的时候,他加入了苏伊士亚洲。陈镇洪在苏伊士亚洲投资有限公司任董事一职四年,负责投资北亚地区。
世界500强法国苏伊士集团旗下的苏伊士亚洲管理基金达4亿美元,这个规模在当时是很大的。
周期对陈镇洪来说并不陌生,2010年9月他回顾:1991、1992、1993我估计中国有70个基金在境外成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很多赚了钱的人在这个时候都亏掉了,在每个危机上我们都吸取了很多的教训……
陈镇洪“早期”的项目包括润迅国际、宝姿时装及明基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