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镇安地处秦岭南麓中段,北通长安,南入巴蜀,东西长 176公里,南北宽72公里,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属商洛市管辖。全县设25个乡镇,206个自然村,28.66万人。素有“栗乡”之称的镇安,山青水秀,民风纯朴,是全国典型的山区贫困县之一。勤劳善良的镇安人世世代代都在这“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生存环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由于镇安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信息较为闭塞,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加之地方历届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使我县保存了许多较为完整的民风民俗和文化空间,一部分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和特色剧种得以沿袭。
镇安渔鼓是清朝末年由湖北潜江传入,大部分流传在本县西部“下河人”居住地区,如云镇、东川、柴坪、达仁、木王等地。
镇安渔鼓的历史渊源
镇安渔鼓,曲艺的一种,是道情的一个分支。清初起源于两湖,以后华南、华东地区也逐渐流行。如湖北沔阳渔鼓、湖南衡阳渔鼓、广西桂林渔鼓,山东济宁渔鼓等。镇安渔鼓是清朝末年由湖北潜江传入。
镇安渔鼓的基本特征
镇安渔鼓、曲艺的一种,是道情的一个分支。其表演形式分坐唱和站唱两种。演唱者怀抱渔鼓兼操简板(牙子)和小钹,俗称“三下响”。常用曲调有[开腔]和[流水]等。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开腔]为四句体,用于所有曲目的开头。其固定的唱词为:“渔鼓本是一根竹,生在终南山里头,鲁班砍来做成鼓,湖家抱鼓游九洲。”后面是正文,上下句结构。
联系:暂无
网址:
http://fy.folkw.com/view.asp?id=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