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洛南静板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5
注册时间
2013-4-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洛南静板书   发表于 2013-4-25 19:20: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盛行,属土生土长的民间曲种,曾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洛南静板书一人可操六种乐器,融弹、说、打、敲、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音韵宏亮,吐字清晰,刚柔相济,古朴粗犷。说唱以求神、谢土神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书目形式分为大本书、中篇书、小回书以及二三十句的小书帽,内容大多以唱七字句韵文的传统书目为主,爱憎分明,有褒有贬,上自天文,下自地理,人物形象逼真,生活气息浓郁,融入成语、歇后语和方言土语,既有西北秦人的豪爽,又有中原风情的委婉。由于静板书铺派稀少,简便易行,田间地头、家庭院落,一张桌椅即可演唱,深受群众欢迎,百年不衰。

  解放后,洛南县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就致力于静板书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上世纪50年代以来,县文化、宣传部门多次组织民间艺人学习培训,挖掘整理传统书目《包公案》、《施公案》、《三国志》、《杨家将》、《二十四孝》、《八仙传奇》等大小书目300多本(回),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目《拉荆把》、《马前波水》、《尿床王》、《性子急》等50多部,并且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新秀,将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多次参加省、地、县的文艺汇演,使这一古老曲种大放异彩。城关文化站站长吴全喜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三十余年,对洛南静板书可谓情有独钟,多次深入洛南上寺店、庙台、灵口、三要、石门、石坡、永丰、四皓等地,遍访老艺人,对静板书的传承谱系如数家珍,了如指掌,至今还保留着30年前三代老艺人现场表演和参加汇演的录音、录像、照片等弥足珍贵的资料。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027

u=2674409555,816920292&fm=15&gp=0.jpg (5.27 KB, 下载次数: 32)

u=2674409555,816920292&fm=15&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14:31 , Processed in 0.389650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