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内心你们教育,孩子的外表我们打扮”,这是电大毕业生之骄子——格林集团董事长赵建河打造“会讲故事的童装”品牌的理念 。外表谦和的赵建河内心充满着对事业的热情,正勤勉于缔造“格林童装王国”的路上。
普工10年蜕变成老板
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赵建河的经历可谓一代人的缩影:从出生一落地,就紧随着共和国的步履:蹒跚、踉跄、踟蹰、徘徊,直至稳健。在他们身上,时时可见坚韧执著与激情澎湃的写照。
在人生的头二十年里,赵建河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在永春的山沟沟里割过猪草、挑过牛粪,也在山村小学里当过临时教师,教过语文、体育、音乐、劳动多门功课。1976年12月,他回到泉州,进了当时的泉州外贸冷冻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从氨机工做起,之后做到车间主任。1983年,他考取了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开始学习企业管理,随后,他又报读了英语单科。
考上广播电视大学,对赵建河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一件事。时隔20多年,他仍然记得当年读书的场景:三四十个年岁不一的成年人,放弃周末的休息,挤在新门小学的教室里,坐在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课桌椅上,神情专注、一笔一画记着笔记。课下,他会将课上的知识抄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天上班一有空就拿出来背诵。
“很多机会,是你有准备之后才可能抓到手的。对我这一代人来说,学习就是一个准备的过程,有学习才有积累,厚积薄发才可能有所作为。”赵建河说,电大学习生涯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如果没有进电大学习,他的职工编制就不可能转为行政干部编制。也正是因为转干,他才有涉足外贸领域的机会。1986年电大毕业后,他从冷冻厂被借调到国营的外贸公司,当上了外贸跟单员。1987年的香港探亲之行让赵建河为日后进行创业游获取了同样关键的资金和被启迪的观念。1992年,在外贸领域摸爬滚打六年之后,他辞去外贸公司的工作,创办了一家生产童装的外贸工厂,开始正式下海,选择了童装行业,并受《格林童话》影响,将公司取名为“格林”。
短短的18年,格林从一家普通的外贸童装厂变身为中国童装十大品牌之一,旗下“嗒嘀嗒”童装享誉世界。对此,掌舵手赵建河说:“做企业,和学习一样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如何前进,悟性很重要。”
他笑称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喜欢读书、很喜欢学习的人。读中学时,他就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在永春当知青时,晚上宿舍没有电灯,他常常点着煤油灯夜读。回到泉州、进了工厂后,他结交了许多朋友,下班后也曾和大家一块喝酒、吹牛,在东街一泡就是一晚上。但只有他,最终选择了报考电大继续学习。
很多人当时觉得不可思议,毕竟“文革”刚结束没多久,在那个年代,做一个拿着固定工资的工人,已经很让人羡慕了,但赵建河觉得,这样不思进取地消遣日子,没有什么收获,只有学习方能拓宽眼界。他的敏锐,让他把所有精力专注地投向自己所喜欢的事——学习如此,创业也如此。
构筑嗒嘀嗒品牌的魅力
在擅长打造品牌的泉州湾,格林站住了脚跟,其灵感来源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广播节目“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赵建河在1997年注册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嗒嘀嗒”商标,并将吹着喇叭的憨态可掬的绿色小熊作为了品牌的“形象大使”, 一如既往的可爱、智慧,很快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从此拉开格林品牌化营销、软实力积累的大幕。
赵建河认为,嗒嘀嗒品牌定位于“高档品质,中档价位”,走的是稳健路线,相对于国内竞争品牌,在儿童服装版型、产品品质上更有优势;相对于国外竞争品牌,更了解中国的父母和孩子的想法。这就意味着童装品牌的营销传播必须兼顾二者,既能让小孩子满意,同时也要符合父母的购买心理。在营销传播过程当中,考虑如何既与小朋友进行良好的沟通,又让其父母们参与到传播环节当中,让目标人群能体验到自身利益与品牌价值的紧密联系”,赵建河说。格林在嗒嘀嗒的营销传播上更注重在线下与消费者形成良好互动的方式,经常举办各种展览会、“VIP夏令营活动”,以及包括赞助幼儿园、小学等。
赵建河在营销中还推出一个概念:会讲故事的童装。推出的每一个系列的童装,衣服上面的人物和画面,都是一个有趣的、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他亲自上阵,在第一季度设计了两个故事,第二季度设计了4个故事。每个故事里的细节,哪怕只是晚霞的颜色、海边的石头,他都会敏锐观察到,思考如何让画面和谐。更让人叹服的是,他不仅把故事中的人物和画面印在衣服上,在销售时还同时推出动漫光盘和故事书,让孩子知道这件衣服有什么故事——由最初从童话中获得灵感,进而把童话作为自己品牌的主打牌,这就是赵建河一直强调的“如何为自己所用,悟性很重要。”
要争做“拉绳式”人才
这份悟性,不是天生的。如今身为老总,身家以亿论数,他依然和当年一样,有空的时候就看看书,忙的时候就抽时间听讲座,企业管理、服装设计、员工心理、流行时尚……各种领域他都有所涉猎。
为了始终走在服装界的前沿,他不仅和公司的经销商保持密切联系,时常听取他们看法和建议;他还会和手下的营销团队、设计师一起走出去,走到世界各地的城市,到街头观察路人的着装,了解每个城市的最新动态。为了让自己的服装更具国际化,他甚至聘请了西班牙一家设计公司做服装的设计总策划。
他能敏锐地察觉到每个城市流行着装、色彩搭配的差异,他知道今年的国际流行色是什么……身为老总,他对服装的了解一点也不比一个专业的设计师少,以至于每回他和西班牙的设计师讨论时,对方总是惊叹:“赵,我们至少有80%的观点是相同的。”
他很谦逊地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懂设计,但公司里的设计师却习惯性地在“卡壳”时来找他探讨。讨论结束后,他依然不忘强调:“如果我说错了,你们要懂得坚持,我们再讨论出最合适的。”但设计师却说,赵总你一直在学习,我们知道的你也知道,你和我们一样年轻、一样专业。
“学而知不足,我就是学了之后越发觉得自己学得不够,越觉得不够就越有激情去学习。”在公司里,赵建河喜欢对每一个员工说一句话:“要做拉绳式的人才——走在前面拉着别人前进;不要做棍子式的员工——落到后面被人推着走。”而这,也是他自己二十多年来学习、创业的经验之谈。
格林集团是员工的家
格林集团连续6年跻身中国服装双百强,国内外年销售额超5亿元,年纳税1200多万元,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自主创立的嗒嘀嗒童装和童鞋产品,畅销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800多家专卖店,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三个最高级别奖项(即中国名牌产品、出口产品免验、国家质量免检),成为国内童装企业惟一获得三大奖项大满贯得主,同时获得“中国十大童装品牌”,并作为企业代表参与国家发改委主持的《婴幼儿童装及服饰标准》的制定。
格林集团极为注重对员工归属感的营建,作为企业领导者,赵建河更是“亲身而为”,他将自己的手机号公布给所有员工,为了解决他们的不时之需;他把自己的宝马车经常借给员工做“婚车”;下属为员工解决春节返乡火车票而迟到参加会议,他不但没有发火,反而感动欣慰。“我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来看待。格林集团就是员工的家,我是家长,就应该时刻关怀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