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剧《我们的荆轲》在济南展演 由莫言编剧

[复制链接]

1940

主题

0

听众

1941

积分

男爵

Rank: 5Rank: 5Rank: 5

乡约币
403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6-1
注册时间
2013-3-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有你就是幸福   发表于 2013-5-3 08:25: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4月28日晚,由莫言编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我们的荆轲》在山东剧院上演。4月28日、29日,由莫言编剧的《我们的荆轲》亮相山东剧院,参加十艺节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


W020130503256480222449.jpg
  4月28日晚,由莫言编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我们的荆轲》在山东剧院上演。
  ◆编者按
  自1907年春柳社《黑奴吁天录》上演以来,中国话剧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辉煌历程,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与民族精髓、历史渊源、现实生活完美地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民族振兴的记录者和鼓舞者。
  这次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轻评奖重展演”,来自全国的话剧工作者将集中演出交流,还将走进社区、工地、校园,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话剧艺术发展的新成果。《大众文化》将陆续刊发相关展演报道,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给我们带来一部怎样的话剧?
  4月28日、29日,由莫言编剧的《我们的荆轲》亮相山东剧院,参加十艺节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
  这部戏以现代视角再现历史故事,新鲜而犀利地解读了“荆轲刺秦”这一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作为编剧的莫言,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有爆炸力的编剧。有时候戏剧容易成为一个套路,但是他不拘泥于戏剧本身的东西,非常有想象力。”导演任鸣说。
“刺秦”新解:为获取名气
而精心设计的局
  一开场,《我们的荆轲》便与众不同。“这是哪?这是山东剧院?否!2300多年前,这里是燕国都城。”“哥几个,这场戏咱们得好好演,演好了就出大名了!”在这样的台词衬托下,剧中人物戏里戏外穿梭,带出了一个不同的“荆轲刺秦”故事。
  此前,莫言谈到自己的创作初衷时说过:“我不想按照传统历史剧的套路来写这个故事,我希望能够解构它,并且上升到一个哲学层面来讨论它。”于是,他抛开了战国时期群雄角力的桎梏,而是用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刺秦”编写了新解释。
  最终,荆轲刺秦的悲壮故事,在莫言笔下成了为获取名气而精心设计的局。莫言表示,这部戏里没有一个坏人,“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或者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对他人的批判,必须建立在自我批判的基础上。我们呼唤高人,其实是希望我们自己内心的完美。”
  “这个历史剧需要一个新的排法,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在演出节目单上,任鸣写下了这样的导演阐释:“历史在新解中寻求生命力,而戏剧在这一刻就像镜子一样。”
  对此,剧中荆轲的饰演者王斑有自己的理解:“这部戏乍一看讲的是荆轲要出名,其实谈的更多的是人,是人性本身。‘荆轲’的思想,跟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一样,具有朴素而高贵的灵魂追求,他是在拷问当下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生活?”
  “面对名和利,我们是选择正义还是非正义,是理性还是非理性,是经得起时代考验还是完全为一己私利?我觉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斑表示,“台下有这么多观众,话剧给他们种下不同的艺术种子,这才是一个大师的作品。”
莫言:将自己当罪人写
  这样一部“荆轲”戏,得到了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吕育忠的大加赞扬:“在排练过程中,莫言对该剧进行了较大调整,剧本的立意有了新的升华,荆轲在原来的剧本中是带着几分搞笑色彩的侠客,但现在变成了一个自我拷问的人物。”
  在自己的首部剧作集《我们的荆轲》中,莫言这样写道:“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写他人,写外部世界,这一次是写自己,写内心。这是一次‘将自己当罪人写’的实践,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容易,揭露自己的内心阴暗困难……今后必须向彻底的方向努力,对自己下狠手,不仅仅是忏悔,而是剖析,用放大镜盯着自己写。”
  经历过“诺奖”的繁华,莫言在书中直言自己看透了虚名。他说:“我经历了这种过程之后发现,名利皆虚,神马都是浮云。我在写这个剧本时,前几稿都在追求共性,我希望表达‘我们都是荆轲!’改到最后这一稿,我放弃了之前的立场,我只是表达清楚‘我就是荆轲’。我的目光也从外部转向了内心,这也使我的创作从复杂转向单纯。”
掌声是对“剧本的考量”
  去年,《我们的荆轲》仅进行过一轮演出就获得了中国话剧金狮奖最佳剧目奖,莫言也荣获了优秀编剧奖。“这部戏从文字到最终的舞台感觉,我们是煞费苦心。”王斑表示,这么一台年轻演员居多的戏,呈现出不同凡响的活力,首先感谢的就是莫言先生的好剧本。
  王斑说:“莫言是一位很开明的编剧,在排戏过程中,他没有对我们进行任何干涉,以一种很信任的态度让我们排练,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也给予了我们很多的鼓励和肯定。”
  剧中,“荆轲”大段的内心独白让观众印象深刻。“在这部戏里,莫言先生追求的是高层次的,堪称‘范本’的话剧剧本。”王斑表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给荆轲这个人物多了一些悲壮的色彩,也给后人更多解读的冲动,这既是对我们主创人员的拷问,也是对莫言先生剧本的考量。最终,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我们的演出既要‘涛声依旧’,也要与时俱进。”王斑表示,这部戏很年轻,“经过不断地提升、改进,我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个更大的惊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5-2 12:04 , Processed in 0.249371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