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栋先生,1960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现任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廷栋先生是中共宿迁市委委员、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苏省第九届人大代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曾被授予“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家”、“全国食品行业质量管理优秀领导者”、“‘九五’技术改造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建市十年十大功臣等称号。
杨廷栋,作为名酒企业的领头人,肩负着以白酒产业带动发展地方经济和苏酒产业的重大使命,自然而然的当选为中共十七大的代表,是人民的信任,是苏酒希望。作为上一届的十六大代表,他不负众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业绩,为新宿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再一次的当选是名至实归的必然选择。十多年的风雨征途,记录下了杨廷栋和他的团队一次又一次的褒奖,见证着企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轨迹。“洋河”首获宿迁市和江苏酒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获准起草和修订浓香型白酒国家技术新标准;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文明单位、中国白酒经济效益十佳企业等。从政务工作到从商,走上另一个陌生的人生舞台。杨廷栋掷地有声:“洋河要率先江苏白酒发展,只有迎难而上。这个过程对于我,是历史的责任!”
洋河酒是全国老八大名酒,始兴于隋唐,隆盛于明清,为清皇室贡品。清乾隆皇帝南巡时,品后盛赞:“酒味香醇,真佳酒也!”;清末民初,洋河大曲连获巴拿马和南洋博览会金奖,闻名海内外;1979年洋河大曲跻身于中国八大名酒系列,连续三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正宗代表。新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在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视察浙江金华防务时,国民党第十七大集团军参谋长徐旨乾设酒宴迎接。席间,用产自家乡苏北洋河镇的酒向周总理敬酒,周总理钦毕赞道:“酒还是洋河的好啊!”
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中国八大名酒,洋河一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然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面对来势汹汹的川酒、鲁酒、徽酒,洋河与整个江苏白酒企业群体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再铸辉煌是人民的厚望,也是历史的责任。在杨廷栋的记忆里,1997年是难忘的。这一年,他走上了另一个陌生的人生舞台——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由他出任江苏洋河酒厂的老总。这对杨廷栋来说,毕业后一直在政府机关从事政务工作,如何去肩负起五六千人规模的企业前程呢?其时宿迁刚建市,洋河是宿迁的支柱企业,洋河的稳定和发展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纸调令,没有任何借口,毅然从常务副县长职位上“临危受命”。作为一个党员,杨廷栋面对竞争白热化的白酒市场,拿出了勇挑重担的勇气和决心。正如他所言:“当时在企业经营管理上没有具体深入研究,但洋河是多少代人创出来的品牌,是宿迁的名片和经济的支柱企业,容不得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从体制改革到品牌创新,从管理升级到营销变革,杨廷栋与洋河一同经历着市场的“统考”。
刚到洋河,第一次参加产品促销会就给杨廷栋留下深刻印象。会议的地点就设在餐厅,时间是中午。会上满场喧闹的景象自始至终。杨廷栋回忆说,虽然当时早有心理准备,但不由自主就想起机关开会的肃静,真是有点不适应。但这就是商场啊!
作为省人代会代表,杨廷栋在“从商”以后参会的心情,与以往也有了很大不同。会后,过去政府部门的同事邀请他一块吃饭。当朋友们在饭桌上轻松谈笑时,杨廷栋却悄悄离开,走向了饭店的吧台。在服务员“警惕”的目光中,杨廷栋耐心地追问着饭店的酒水销售情况。最后,服务员终于“放心”了——原来这是个酒厂的“市场调研员”!正是这种角色的反差,让杨廷栋在很短的时间实现了转变。然而,洋河这艘大船的转向调整需要用“渐进式”,需要长时间的磨砺。杨廷栋说,“这是洋河的调整期,洋河要率先江苏白酒发展,只有卧薪尝胆,迎难而上。”
从“学生”到“专家”,杨廷栋要做的事情是不辱使命,要让这个名酒企业学会“野外生存”,向市场上先行者奋起直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他执掌洋河后,迎接他的不是鲜花,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抉择和市场白热化的挑战。没有网络,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无法生存。杨廷栋没有选择。他要做的事情是让洋河酒厂学会“野外生存”。2000年夏季,他率领销售、生产保障部门负责人深入市场进行会办。途中因过度疲劳,胰腺炎发作,疼痛难忍,连续两天未吃饭。大家都劝他回去治疗。“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和市场零距离,这样才能把握住企业发展的方向。” 杨廷栋坚持用14天的时间,辗转于9省之间,行程近万里,掌握了第一手信息,解决了市场运作中的一系列难题,也增强了生产保障部门的市场意识。
杨廷栋说:“传统产业的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把现代科技运用于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昂首挺进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 多年来,洋河洒厂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工作,提高科技含量,将白酒的传统工艺不断赋予新的技术内涵,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光大洋河品牌美誉度,特别是通过超前开展有市场前景的、较长远的关键技术以及新一代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专家口味与消费者口味的更好结合,杨廷栋带领洋河酒人不断加大市场调研和技术创新力度,努力使洋河产品质量风格在传统风格基础上再突破、再创新,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核心需求。经过不懈探索,洋河总结、提炼出了一套绵柔型白酒的系统理论。业内专家认为,绵柔口感令洋河时尚化、个性化。洋河以味分型,打破了白酒业按香气分型的惯例。
2002年底,洋河迎来了股份制改造,采取国有控股和外来资本参股的方式进入市场化轨道。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洋河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上海海烟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与14位自然人,共同发起成立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国有企业成长中必须面对的一次阵痛。” 杨廷栋平静地说,“当时洋河已非改革不可,体制滞后、动力单一、营销通路乏力等问题,弊端日益突出。洋河惟有改革、创新,才能发展和跨越。”这次改革成为洋河发展的分水岭。洋河全面导入市场竞争机制,真正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形成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公司销售收入、税金等经济指标不断增长,企业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树立了苏酒“领头羊”的卓越风采。
洋河十多年来的稳定、突破发展,与企业在整体运行机制上的不断创新密不可分。在2007年5月上海国际饮料酒高峰论坛上,杨廷栋在发言中说:“规范和创新本是一对矛盾,但两者都是白酒行业、特别是骨干企业的必然选择。规范会扼制创新,创新会突破规范,但规范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创新才能使骨干企业领先发展,因此白酒企业要把握好两者的平衡。”回望管理创新历程,洋河酒厂十多年来堪称成果累累,殊誉连连:在采购管理上,“洋河”原材料招标公示的采购办法被评为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奖;质量管理上,洋河酒厂多次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表彰为“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人力资源管理上,洋河集团实施的“全员素质工程”,被省经贸委授予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奖;环境管理上,洋河酒厂于2001年6月底顺利通过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产品迈向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2003年底,洋河酒厂在全国同行率先一次性通过包括质量体系、环境体系、食品卫生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在内的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标志洋河的整体管理水平已有一个质的飞跃。2007年3月17日,洋河酒厂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授予“全国十大创新企业”称号,在全国春季糖酒会上,有食品界奥斯卡之誉的营销大奖“金爵奖”在重庆世纪金源大酒店揭晓颁奖。洋河酒厂一举荣获了三项大奖:董事长杨廷栋被评为行业“年度风云人物”,总经理张雨柏获“营销成就奖”,洋河酒业有限公司(即洋河销售公司)获“杰出营销团队奖”,这充分说明了洋河酒厂在行业的发展地位和实力,以及在营销创新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全面创新使洋河以蓬勃的生机活力向前迈进,显示出强劲和迅猛的发展势头。从继承到提升,杨廷栋努力从传统中继承和发扬出“蓝色经典”,让洋河走向了辉煌,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梦之蓝”!
2002年国庆长假期间,徐州市中心一家宾馆里,住进了一群“怪人”。宾馆服务员奇怪的是——这些人白天看不见,一到晚上就聚在一起开会,经常是一开就到凌晨一点多。这群“怪人”就是洋河酒厂市场调研团,“团长”正是企业董事长杨廷栋。从进入洋河酒厂第一天起,杨廷栋就一直思考着,如何让洋河在品牌价值上实现根本性的提升。经过长期思考和调研,企业上下也形成了两种方案,或继续在洋河原有品牌的创新上下功夫,或是另辟蹊径重塑新品。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企业研发什么样的产品?杨廷栋与公司一班人马先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市场选样,然后进行抽样调查:口感、度数、消费诉求、市场价位等,调查范围涉及到全国八大片区、十大省市,调查人员南征北战,最后这些数据全由市场信息反馈而来,并据此开发出今天的蓝色经典。
杨廷栋说,白酒业看似简单,实质不简单。白酒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产业改造和提升具有很大的空间。但这种改造和提升又是一个十分艰巨和复杂的过程。创新正是名酒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经过反复思索,他基于自己对酒文化的认识,提出了把情感与文化消费作为提升洋河品牌的重点。杨廷栋说,蓝色经典的“蓝色”是对开放、高远的现代文化的追求,而“经典”则寓意对洋河传统蓝色文化的继承。广告词“男人的情怀”,是从雨果的诗句引申而来。男人的情怀就是洋河蓝色经典品牌的诉求。
通过打造蓝色经典,树立了洋河率先推出绵柔型白酒的全新形象。洋河蓝色经典打破了白酒包装惯用的红与黄传统套路,大胆创新,一改以往白酒产品包装的古板沉重,开创了时尚经典的风格。同时,全新的“1+1”营销方式,让企业与经销商共享市场资源、市场空间,真正实现了厂商荣辱与共……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洋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之路,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蓝海”。
蓝色经典一经推出,立即风靡全国,在白酒市场迅速刮起“蓝色风暴”。2003年9月投放市场以后,面世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洋河蓝色经典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大关,创造了江苏白酒单项产品销售的历史新高。2004年,洋河蓝色经典单产品销售突破7600万元;2005年销售达2.8亿元,同比增长269%。2006年销售6.78亿元,占据中国高端白酒新秀的重要地位。2005年4、5月,原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领大陆参访团到访南京,江苏省委都是用“洋河蓝色经典”作为宴会用酒,得到参访团成员的交口称赞。2007年洋河蓝色经典单产品销售14.27亿元。2008年更是达到了24.2亿元,同比增幅68.5%。整个企业销售已连续四年保持50%以上增长幅度,在全国同行业增长速度最快,成为倍受行业和社会关注的“洋河现象”。2007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24.23亿元,增长70%,企业上交税金6.18亿元,增长82%;2008年,公司全年实现销售37.4亿元,同比增幅52%;入库税收9.13亿元,同比增幅48%,约占宿迁市财政总收入的十分之一。企业主营业务在全国同行业的位次已进入第四位。
可以说,是蓝色经典的成功让杨廷栋放飞了自己的理想,让洋河酒厂再创辉煌!在鲜花与掌声正当时的今天,杨廷栋却对企业反复阐叙“危机、责任与拼搏”这三大要素,这是他治理企业时所说的“动力杠杆”上的“三个砝码”。作为苏酒企业“领头羊”,洋河在加快自身发展、为企业职工谋好福利的同时,也一直在主动积极地履行一个优秀企业的社会职能,唱响“绿叶对根的回报”,同时注重追求整个苏酒企业和白酒行业的共同振兴。洋河酒厂多次牵头召开“振兴苏酒”专家研讨会,寻求白酒企业的整合与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苏酒”的品牌形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久前,洋河酒厂被省政府列入重点扶持的100家骨干企业行列,正在规划着洋河的再次飞跃。现在,洋河正进一步加快企业发展步伐,寻求更大地释放企业内在活力与动力。对于酒都洋河,对于西楚的父老乡亲,对于全省的苏酒企业,杨廷栋深知自己承担的历史责任。蓝色的梦想,蓝色的情怀,唱响出蓝色的世界,我们期待在他的带领下蓝色的洋河写下浓墨重彩的经典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