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 茶酒-黄汇-广东益和堂制药有限公司创始人

[复制链接]

1310

主题

0

听众

1310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2750 枚
乡约宝
0 枚
兴趣爱好
企业家的故事。
最后登录
2013-5-28
注册时间
2013-3-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殊随   发表于 2013-5-6 09:29: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对于沙溪凉茶的创始人,会有不少人知道是中山沙溪塔园村人黄汇,但很少人知道他一开始是个轿夫,而并非如人们想像的那样来自杏林世家。据方乐尧透露,黄汇出生于1861年,家境贫寒,15岁起便自食其力,当轿夫谋生。与其他轿夫不同的是,黄汇青年期间酷爱收集中草药,经常利用自己游走他乡的便利,收集各地的中草药,为穷苦人家治病,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当地人的赞赏。



29.gif




       清光绪十年(1885)间,黄汇总结和整理出一条专医感冒、劳倦伤寒的验方,然后挂牌行医,自行采药和加工,用纸袋包装起来出售,包装上写有“沙溪伤寒圣茶,黄汇制造”的字样,当时人们称之为黄汇凉茶。到解放以后,因国人都认为“百病皆由伤寒起”,而这种凉茶对感冒特别有效,黄汇凉茶也称为沙溪伤寒茶。由于药效显著,黄汇的小药铺当时经常出现排队购买凉茶的情形。水涨船高,黄汇因此家业渐大,终于发了大财,从以前一个到处做工和给人抬轿子的穷轿夫,变成一个出门坐轿的阔人。发财后的黄汇将自己的儿子黄国屏送进大学学医,沙溪凉茶其后回到中山行医,黄国屏继承父业后,把父亲开的小药铺改名为“黄潮善堂”,将茶名改为“伤寒圣茶”。后人为纪念黄汇,就将此茶以他的故乡命名——也就是沙溪凉茶。

      黄汇开的小药铺解放后辗转成了沙溪凉茶厂,当时是沙溪供销社的下属单位,虽然说企业化生产,但产量还是非常低,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75年公社便专门办厂来接管沙溪凉茶厂,当时方乐尧就是接管人员5人中的一位,一个厂长、一个会计、一个出纳、一个业务员、一个仓库管理员,就构成了当时的沙溪凉茶厂。当时人民公社给了300元,用来购买办公用品,方乐尧他们在银行贷款几万元用来购买原料,由于沙溪凉茶当时几乎是每家必备的,刚生产出来的凉茶就可以卖出去,这样就有资金继续生产。当时他们的产品就只有煎煮类的凉茶。后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从1978年开始生产凉茶颗粒,服用起来比煎煮类的凉茶更方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1984年沙溪凉茶厂更名为沙溪制药厂。方乐尧还透露,在新世纪之初,沙溪制药厂曾一度面临经营困难,关键时刻,以他为首的一班经营者赎买了这家企业,并为它起一个药味十足的新名字“益和堂”。到现在为止,企业从当初只有5人和只有一个产品的状况下,已经发展成为有员工350多人、190多个中成药和化学药的大企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18:52 , Processed in 0.274698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