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二毛皮制作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5-6
注册时间
2013-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二毛皮制作   发表于 2013-5-6 23:02: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二毛皮是宁夏五宝之白宝。“二毛”本意指“斑白的头发”,这里是借用其“白”的含义。二毛皮毛长约八厘米许;过长者习称“甩头”,其质要稍差一些。二毛皮毛色洁白,光泽如玉,毛花十分美丽。民间将毛花分为串字花、软大花、绿豆丝等,过去人们多喜爱串字花,现今则视软大花为贵。

    宁夏二毛皮薄如厚纸,不仅质地坚韧,柔软丰匀,而且非常轻便,向以“轻裘”著称。更为可贵的是色润晶莹的二毛毛穗,呈现特有的弯曲柔折状,如起伏的波浪,故又有“九道弯”之赞。若将皮板纵横倒提,只见洁白的毛穗,顺次自然下垂,宛如冰锥叠撞倾倒,平户涟漪荡漾;若在轻抖,仿佛是玉簪缤落,犁花纷飞,更觉轻盈动人。用滩羊二毛皮制作的男女皮衣,穿着舒适,美观大方,保温性能极佳。用其制作高档服饰的镶边,色调明快,典雅素致,别具风韵.

    二毛皮起源:

    二毛皮取之于宁夏滩羊。滩羊羔羊出生三十天左右,宰杀后获取的皮子,经过精细加工即称为“二毛皮”;羊羔出生七天内宰杀的皮子称为“胎皮”,其毛短、皮厚,不掉浮毛。

    滩羊,有着久远的历史。椐史记载,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宁夏黄河两岸即被屯垦。随着秦渠、汉延渠的兴修,“地近荒漠”的宁夏,竟变的“谷稼殷实,盐产富饶,牛马衔尾,牛羊塞道。”(《宁夏农业地理》)在唐朝,宁夏即被称为“塞上江南”,唐人韦蟾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既是例证。《西夏书事》叙:“夏国所产......毡、毯,用之不尽,必以其余与其他国交易。”上述史料表明,在千年前,宁夏地区的养羊业已相当发达。到了清乾隆年间,滩羊二毛裘皮就已闻名。《宁夏府志》中既有“衣布褐,冬羊裘”的记载,稍后编修的《甘肃新通志》中更赞称:“裘,宁夏特佳。”据此推论,滩羊出现在宁夏大地上已逾数百年历史。但是,“滩羊”这个名称却得之较晚。清末以前叫“白羊”,称其毛为“西口毛”,称其羔皮为“西路皮统”或“西路轻裘”。到了清末或民国初年,民间贸易往来频繁,外地商人、特别是来自山西省的皮货商人,争先恐后的在银川市和贺兰县的洪广营等地,开设作坊和店铺,专营皮、毛生意。由于当时“白羊”多在贺兰山东麓平坦的草滩上放牧,这些皮货商人便在皮板上加盖“滩羊”货章,以姿区别,向全国推销。久而久之,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滩羊”之名就逐步取代了“白羊”名称。解放后,我国畜牧科技工作者才正式定其学名为“宁夏滩羊种”。

    宁夏滩羊属长尾脂、粗毛型裘皮用绵羊品种。在世界养羊业中至今还没有发现类似滩羊的裘皮羊,可以当之无愧的说,宁夏滩羊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滩羊绝大多数呈白色,但是在头部、眼周围和两颊多具有褐色、黑色、黄色斑块,纯黑纯白者极少。公羊一般体重四十至五十公斤,母羊约为三十至四十公斤。公羊有大而弯曲的螺旋形角,向外伸展,十分强壮雄悍,母羊一般无角。被毛为异质毛,由有髓毛和无髓毛组成,毛长在十厘米以上,细而柔软,毛质优良。

    二毛皮服装的保养和贮藏:

    由于二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容易受潮、起霉、生虫。为此,在穿戴二毛皮衣物时,要避免接触油污、酸性和碱性等物质;绸缎面料容易抽丝,避免扯挂;

    二毛皮服装贮藏前应在阴凉通风处晾一下,不要曝晒,更忌烘烤,然后用宽肩衣架挂起,忌用铁丝衣架,无需放任何防虫剂;

    二毛皮服装每年应清洗一次,不能水洗,可交给专业的裘皮保养店清洗。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403

u=1207018627,704382032&fm=21&gp=0.jpg (7.34 KB, 下载次数: 117)

u=1207018627,704382032&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30 19:32 , Processed in 0.389648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