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淄川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太河库区脱贫

[复制链接]
查看1549 | 回复0 | 2013-5-7 07: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6日电(高健 孙长利 高会君) 4月的西河,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山农大教授陈学森、翟衡等一行8人,驱车来到山东淄博淄川扶贫区域内的西河镇,为库区的农业结构调整集体把脉会诊。在经过现场察看、座谈了解后,各位专家就自己所擅长的苹果、葡萄等产业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这是淄川区根据山东淄博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的实施意见,强力推进太河库区3万农户脱贫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2004825103245676.jpg
淄川的扶贫区域主要集中在太河库区,该区域处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禁止开发区域,承担着全市重要水源地涵养保护、生态绿化等重要职能,受客观因素制约和经济发展条件影响,工业项目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发挥传统产业优势,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通过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工作法,实施产业开发、示范引领、龙头驱动等措施,来逐步提高贫困区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区委农工委书记李先华如是说。
在扶贫区域内,淄博市淄川区将突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市农业园区的桥梁纽带作用,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重点,做大做强淄博池梨、德彦樱桃、太河连翘等特色产业。引导和支持工商资本到贫困镇村投资兴业,建基地、搞加工,充分与贫困村、户对接,采取保底收购、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方式,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抱团发展作用,每个贫困村至少要成立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贫困农民以经营权、承包权折价入股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依托人文和自然资源,培育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兴办农家乐,带动庭院经济、果品采摘、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发展。
同时,实行区领导包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制,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推进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到贫困村(户)不脱贫、帮扶单位不脱钩、帮扶干部不撤回。全区100个区级以上贫困村中,60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已落实相关单位进行挂包帮扶。
据悉,淄博市淄川区目前已规划扶贫项目113个,计划总投资19.5亿元。“十二五”期间,将建成核桃基地3万亩、樱桃基地3000亩、池梨基地300亩、连翘基地1万亩、优质蔬菜基地 2万亩,引导扶持贫困农户创办农家乐100家。(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