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全国名师 于洪珍 首届国家级普通高校教学名师(信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 勇 首届国家级普通高校教学名师(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会议 中国矿业大学定期承办《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
1985年 第一届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
1991年 第二届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
1996年 第三届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
1999年 第四届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
2004年 第五届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
2009年 第六届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
2004年 混凝土与结构新进展国际会议(ICACS)
2007年 第八届国际“不连续变形分析及其在采矿和土木工程的应用”(ICADD-8)(北京校区)
2008年 第四届中国二次离子质谱学会议暨2008北京二次离子质谱学国际研讨会(北京校区)
2009年 亚洲城市环境学会第六届国际会议
2009年 亚洲太平洋国际煤层气会议 (2009 Asia Pacific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
2009年 第十届中国MBA发展论坛
2010年 第二届中国能源科学家论坛
学院设置 1、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2、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4、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5、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6、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7、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8、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9、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10、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
11、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12、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13、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4、中国矿业大学冀中能源体育学院
15、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6、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17、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18、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19、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20、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中澳学院(学院是人事和财务相对独立的办学单位,隶属中国矿业大学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中德学院(学院是人事和财务相对独立的办学单位,隶属中国矿业大学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独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独立学院)
战略合作 序号 | 甲 方 | 乙 方 | 合作形式 | 1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教 育 部 | 部门共建 | 2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教 育 部 | 省部共建 | 3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合作 | 4 | 大同市人民政府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合作 | 5 | 榆林市人民政府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合作 | 6 | 徐州市人民政府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合作 | 7 | 扬州市人民政府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合作 | 8 | 七台河市人民政府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合作 | 9 |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所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合作 | 10 | 银川市宁东基地管委会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合作 | 11 | 德国奥尔登堡市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合作 | 12 | 四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合作 | 13 | 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合作 | 14 | 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联盟 | 15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联盟 | 16 | 盘江煤电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联盟 | 17 | 林州重机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联盟 | 18 | 冀中能源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战略联盟 | 19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20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21 | 义马煤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22 | 阳泉煤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23 | 兖矿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24 | 徐州润东实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25 | 徐州卷烟厂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26 | 邢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27 | 新汶矿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28 | 西山煤电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29 |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30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31 | 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32 |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33 | 霍州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34 | 淮南矿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35 | 淮北矿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36 | 华润天能(徐州)煤电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37 | 鹤壁煤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38 | 河南神火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39 | 邯郸矿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40 | 汾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41 | 大同煤矿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全面合作 | 42 | 淄博矿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43 | 资金矿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44 | 中平能化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45 | 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46 |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47 |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48 |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49 | 中联巨龙淮海水泥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5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51 |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52 | 中国电信徐州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53 | 郑州市磴槽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54 |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55 |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56 | 郑煤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57 | 则泰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58 | 枣庄矿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59 | 云南东源煤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60 | 永城煤电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61 | 徐州矿务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62 |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63 | 徐州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64 | 徐锻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65 | 香港裕兴企业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66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67 | 沈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68 | 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69 | 神华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70 | 陕西煤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71 | 山西焦煤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72 | 山东星源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73 | 清华紫光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74 | 平顶山煤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75 | 内蒙古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76 | 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77 | 内蒙古鹤林河煤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78 | 煤炭信息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79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80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81 | 开栾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82 | 晋城煤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83 | 金牛能源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84 | 江西省煤炭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85 | 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86 | 鹤岗矿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87 |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88 | 阜新矿业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89 | 抚顺矿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90 | 福建省煤炭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91 | 鄂尔多斯联邦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92 | 北京凯达恒信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93 | 北京京煤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94 | 百安居(中国)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95 |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96 | 中国农业银行徐州市分行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97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98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99 | 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00 | 辽宁省营口市高新区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01 | 中煤进出口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02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03 | 大雁矿务局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04 | 山东里能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05 | 山东大统矿业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06 | 江苏天能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07 | 宁夏石嘴山矿务局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08 | 新汶潘西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09 | 晋城高平市工业局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10 | 枣庄矿务局二机厂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11 | 华润电厂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12 | 苏源贾汪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13 | 郑州煤机厂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14 | 河南登封金岭煤矿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15 | 盐城矿务集团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16 | 河南安阳安林煤业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17 | 青海海西州人事局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18 | 浙江温州矾矿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119 | 四川恒鼎实业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校企合作 |
杰出校友中共中央委员
王森浩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采矿工程专业1952级)
柴松岳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经委副主任、浙江省省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5级)
汪啸风 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机械工程专业1964级)
于洪恩 中共中央委员、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采矿工程专业1958级)
韩英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采矿工程专业1958级)
陈郁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省长 省部级干部 吴子牧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大学工作部部长
张仲鲁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煤矿管理总局副局长
张宝明 全国政协常委、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86级)
钟子云 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全国人大代表、中顾委委员
赵铁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兼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管理工程专业硕1993级)
付建华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采矿工程专业硕1982级)
姜增伟 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寿嘉华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企业管理专业硕1987级)
周敬东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全国政协委员(机械工程专业1962级)
路耀华 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国务院派驻国家电网公司监事会主席(采矿工程专业硕1989级)
候慎建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82级)
孙升林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地质工程专业1978级)
李润五 北京市副市长、中共北京市委委员(机械工程专业1960级)
金生官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电气工程专业1965级)
谢广祥 安徽省副省长、公党中央常委(采矿工程专业博2001级)
郭开朗 湖南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经济管理系管理工程专业硕1994级)
毛志君 海南省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采矿工程专业1954级)
李国芳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工业设计专业1964级)
武三松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采矿工程专业1956级)
靳承序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采矿工程专业1956级)
张国荣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采矿工程专业1955级)
张汉英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地质工程专业1957级)
张洽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采矿工程专业1953级)
陶铠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社长(电气工程专业1959级)
尚勇 科技部副部长、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矿山工程力学专业博1982级) 两院院士 张伯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
师昌绪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陈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会长
范维唐 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炭工业部副部长
谢和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宋振骐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学家
傅恒志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校长、著名材料及冶金专家
李恒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材料与金属物理学家
张沛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冶金学家
高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委员及技术科学部常委、副主任、清华大学校长
陈秉聪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
汤德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矿山机电工程专家
刘广志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质矿产部科技高级咨询中心顾问
鲜学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矿山安全技术专家
何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 著名专家学者
张文奇 著名金属腐蚀防护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沈季良 著名矿井建设专家、中国煤炭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
李栖凤 著名矿井建设专家
柴化周 著名矿井建设专家
张仰均 著名选矿专家
谷铁耕 著名采矿专家
杨力生 著名通风安全专家
张守范 著名矿物学专家
靳锡庚 著名石油勘探专家
席聚奎 著名热处理专家
许道生 著名冶金学家
袁慧灼 著名冶金学家
陈泽浦 著名稀土金属学家
袁耀庭 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
吴京 著名煤矿基本建设及采煤机械化专家 高校领导 张仲鲁 河南大学校长、全国煤矿管理总局副局长、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总务长
高景德 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委员及技术科学部常委、副主任
谢和平 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矿山工程力学专业博1984级)
傅恒志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焦作工学院1946级)
徐建培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
柯文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
李进尧 北京人文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采矿工程专业1954级 )
邹友峰 河南理工大学校长(工程测量专业1990级)
谭书敏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采矿工程专业1978级)
杨庚宇 华北科技学院院长(博1994级)
韩宝平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博1994级)
李宗柯 徐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郭福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孟祥才 徐州医学院党委书记
学术期刊 中文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index 核心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Abstracts Journal (Russian), Chemical Abstract, 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 Coal Abstracts,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EI收录率100%
中文期刊: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index 核心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EI收录率100%
英文期刊: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ed by Elsevier )
The journal has been indexed and/or abstracted by Ei Compendex, Abstracts Journal (Russian), Chemical Abstract, 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 Coal Abstracts
研究生院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于2004年。中国矿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1年,1978年研究生教育恢复后,中国矿业大学第一批获准招收研究生;1981年,该校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学校。200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获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 5月,被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正式拥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是“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单位(江苏省高校研究生院中仅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获此殊荣)。该院研究生培养水平江苏省领先,并居于全国前列。
中国矿业大学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学校设有19个学院,61个本科专业;设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0个博士点,100个硕士点;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级重点学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197名,硕士生导师662名,其中部分导师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和学者。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已逐步形成了多渠道生源和多层次、多模式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在培养层次上有博士、硕士;在选拔方式上,博士生除公开招考外,还有“直博生”、“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硕士生除全国统考外,还有“推荐免试”、“单独考试”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在培养方式上有“全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学习”;在培养目标上,除继续为高校、科研机构培养教学、研究型人才外,还突出了专业学位、煤矿企业急需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研究生院始终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并致力于营造完善的成才机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断的改革,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徐州校本部共授予674人博士学位、5035人硕士学位,截止到2008年9月,徐州校本部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6289人,其中博士生973人,全日制硕士生3877人,专业学位硕士生1439人。在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中,有8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有16人先后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奖。1999年该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百篇 自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至2010年止,中
国矿业大学每年至少有一篇博士论文入选,且由最初的单一矿业工程类博士学位论文入选,逐渐发展到非强势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至此中国矿业大学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共有16篇,居全国高校第13位,获选论文量在江苏省仅次于南京大学,并成为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奖排行榜前13位中唯一一所非首批“985工程”高校。
自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以来,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总数截止2010年累计16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6篇、中国矿业大学16篇、中国农业大学16篇),以16篇的论文总数同列全国高校第13位!统计数据如下:
1999年(1篇) 2000年(3篇) 2001年(1篇) 2002年(1篇) 2003年(1篇) 2004年(1篇)
2005年(0篇) 2006年(2篇) 2007年(1篇) 2008年(1篇) 2009年(2篇) 2010年(2篇)
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量是评价大学或其他研究生培养机构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由此可见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特别是矿业工程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居全国前列,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已经成为江苏乃至全国领先的研究生培养机构。
学生宿舍 在中国矿业大学新校区(南湖校区)分布着桃苑、竹苑、杏苑、松苑、梅苑等多个公寓楼群;宿舍采用科学管理,分学院来安排学生入住,由多家物业公司来保证宿舍楼的日常维护、安全保碍、物资管理。为广大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方便的现代化的居住环境。
体育文化 从福中矿务大学到中国矿业大学,从
体育股到体育学院,在10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中国矿业大学始终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次发展,在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比赛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在百年的历史河流中,熠熠闪光,绽放光芒。[10]
2000年,中国矿业大学女篮获CUBA全国冠军;
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女篮获CUBA全国亚军;
2009年,中国矿业大学男篮获CUBA全国冠军(主教练 白江);
2010年,中国矿业大学男篮获CUBA全国亚军(主教练 白江);
近年中国矿业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533552542--15本科一批2008526576551--18本科一批2007538584555--11本科一批2006516578545--22本科一批2005488554514--17本科一批2003471--483----不详2002464--------不详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最低
最高
平均
暂无数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