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林业大学

[复制链接]
查看1210 | 回复0 | 2010-12-14 12: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并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设有21个研究所、中心,拥有19个江苏省或国家林业局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每年开展课题研究400多项,共承担各类科研开发项目2000余项,其中包括“973”、“863”在内的国家攻关和部省重点项目6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0项。








基本资料     
南京林业大学北一门地图位置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并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学校占地面积6100亩,其中新庄校区占地1300亩,下蜀校区占地4800亩。校舍52万m2,仪器25000台件,11000万元,图书85万册。[1][2]
师资力量  学   
南京林业大学(1)

校现有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60余人,教授80人,副教授300余人。还聘请了包括5位院士在内的60多名兼职教授。全校教师按学科分在42个教研室和13个研究室(所)。设有61个实验室和树木园、实习林场、木材加工厂、机械厂、印刷厂、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节能服务中心和南方林木良种开发中心等机构,拥有电子计算机、理化分析、电子显微镜、图象处理系统等各种现代化实验仪器。图书馆藏书39万余册。1978年以来,每年承担科研课题百项左右,截至1987年止,共获国家、部、省级优秀成果奖75项,其中获国家级奖11项。主编出版各类专著50余种,教材400余种;出版发行学术刊物《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 《竹类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等。该校先后同10多个国家的34所院、校、所建立了校际学术关系。[3]
院系介绍     
兰亭雅趣

南京林业大学设有林业经济管理学院,林学、木材工业、林产化学工程、林业机械、森林工程5个系,以及基础课、社会科学和干部培训3个部,下设11个本科专业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木材贸易等10多个专修科。本科学制4年,可授予学士学位,另有12个专业学科可授予硕士学位,6个学科授予博士学位。
  学校现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硕士点,具有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授予权,并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整体授予权和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现有生态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和林木遗传育种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和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设有4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林学、木材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等3个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园林、林产化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艺术设计等7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高职园林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在校各类学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600余人。5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建设人才。[4]
学院介绍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林荫大道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原林学系)前身可追溯到原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原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学院秉承传统,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壮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的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院现有林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园艺8个本科专业。有生态学、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13个硕士点学科和10个博士点学科,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部、省级重点学科5个。拥有林学、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林学、生物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有6个系和一个综合分析中心,下设17个实验室(4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林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和1个研究室。有教职工13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38人)、副教授27人,大部分是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有25人被授予国家或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人被评为国家或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近十年来,培养本专科、硕士、博士等各类毕业生4500余名,目前在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达3000余人。[5] 化学工程学院     
绿树参天

化学工程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9年和1933年,由著名林学家、教育家、新中国首任林业部部长梁希先生先后在浙江大学和中央大学创办的森林化学室。1952年,由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两所高校的森林系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并以森林化学室为基础设置了林产化学加工专业。1959年成立林产化学工程系,1993年更名为化学工程学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半个世纪的历史积淀,今天已发展成为以植物资源化学利用为特色,以林产化工、轻化工程(制浆造纸)、生物工程等专业为优势,以化工类专业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院。[5] 风景园林学院     
曲径通幽

风景园林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造园研究室, 创始人陈植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造园学家和现代造园学的奠基人,与陈俊愉院士、陈从周教授一起并称为“中国园林三陈”。其所著著作是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经典论著,他为我国现代造园学构筑了基本框架,也为我校风景园林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6年创建城市居民区绿化专业,培养了二届本科生。1981年园林专业恢复并正式面向全国招生。1995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历经80余年奋斗,风景园林学科在徐大陆、郦湛若、刘玉莲、刘旭云、陈吾、张亚昭、熊良猷教授等老一辈园林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依托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综合学科优势,迅速发展壮大,现已形成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在风景园林与环境艺术学科教育方面具有广泛影响、特色鲜明的的优势学科。风景园林学院1999年4月正式成立,是我国南方地区第一所风景园林学院,与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合署办公。2006年9月独立设置。 [5] 土木工程学院     
田径运动场

南京林业大学在1952年开设森林(采运)工程专业,1986年开设土木工程专业并成立森林工程系,1997年扩建为土木工程学院。二十多年来,先后开设木材水运、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与桥梁工程等专科专业和森林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测绘工程、物流管理等本科专业,其中森林工程、土木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分别被遴选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二十多年来共毕业本专科学生3000多名,现在校本科生2000多名。[5]
所获荣誉     
体育馆

学校设有21个研究所、中心,拥有19个江苏省或国家林业局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每年开展课题研究400多项,共承担各类科研开发项目2000余项,其中包括“973”、“863”在内的国家攻关和部省重点项目6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0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及批准专利450项,有260项获国家、部省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1项;国家发明一等奖、三等奖、四等奖各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部、省级奖励220项,中国专利创造发明金奖1项。近三年来学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20余篇,被SCI收录30篇。学校主办《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 、《林业科技开发》、 《室内设计与装修》和《林业节能》等学术刊物,其中《南京林业大学学报》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5]
对外交流     
“地球与人类”雕塑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美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的50多所学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现招收欧洲各国及日本留学生、进修生和韩国博士后研究人员10多名。目前,我校国际合作已经由单纯的校级交流、人员交流逐渐发展为与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项目合作,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主席马尔蒂尼、巴西联邦共和国阿拉加斯州副州长路易斯先后率团访问我校,并建立了合作关系。去年我校外聘专家获得“江苏友谊奖”,学校获得“全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先进单位”称号。[6][5]
近年南京林业大学录取分数线
  • 录取分数线
  •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8489489489--1本科二批2007496534515--2本科二批2006490504497--3本科二批2006490504496--3本科二、三批2005461479471--8本科二批2003434--429----不详2001----435----不详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