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结:
林如光先生(印尼)祖籍汕尾陆丰,现任印尼嘉丰集团董事长,是天津市荣誉市民、山东省荣誉市民、汕尾市荣誉市民。1985年捐资3000多万港元创建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林启恩纪念中学”,先后出资兴建校门、围墙、水泥校道,2008年设立“林如光高考优秀学生奖”。学校建校至今已发展有66个教学班、4600多名学生、教职工290人的完全中学,是汕尾市重点高中,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并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
林老先生是一位有魄力的生意人。早在别人懵懂惆怅的少年时期,他便完成了向成熟的蜕变,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远见,而他的人生也如同一曲跌宕起伏的命运交响曲。13岁,他的父亲离开人世,他破釜沉舟,卖掉家中唯一的生产工具——一张父亲遗留的渔网,从此开始自己打拼奋斗,在辛苦挣得一点小钱后,他用6万港币的全部积蓄买下一家拖鞋厂,用三年的时间创造了一千多万的财富,三年后他又进军玻璃产业,如今已成为“世界玻璃器皿大王”。
“那个时候的利润是很好的,就是看你有没有胆识,敢不敢做。” “做决定的能力很重要,走?还是不走?!”时势造英雄,林老先生就像一位驰骋商场的将军,带领自己的士兵征服了新领域!在波澜迭起的商场,他选择擦去昨日遗留的雨滴,描绘自己的彩虹,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智慧啊!然而林先生却轻描淡写地总结自己:时机、勇气、运气。从一张渔网到今天的“玻璃器皿大王”,林如光经历的酸甜苦辣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的成功也是令人仰视的,然而他却选择谦卑地感恩命运,“我做生意不是靠聪明的,我读的书不多,只能三步并作两步走,做生意只要失败了不至于破产就行。我运气比较好。”林老先生固然不像“精算利润,斤斤计较”的生意人那般聪明,但他却有果敢,随性的智慧,因此,机会来了他会勇敢抓住,而对结果他比别人多了一份随性,少了一份强求,从而也就多了一份豁达,当然也就能包容更大的成功。
在林如光的传奇人生中总是透露着一种浓郁的情结,它像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令人感动。林先生虽然在印尼出生长大,骨子里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一句“可能是我比较孝顺,所以老天帮我忙”就道出了他传统而单纯的因果信仰。在林老先生心中,父亲一词有着太重太重的分量,父亲的离去对年仅13岁的他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我一生都在怀念我的父亲,13岁经历父亲的离世,让我知道了生命的无常”,“我很怕上台,因为一上台说到我爸爸,我就会流泪,就会说不下去”。林老先生在自己的家乡陆丰捐建了一个学校——林启恩中学,为了表达对父亲的纪念和感谢,他用父亲的名字来命名,并找来新加坡最好的中学校长做最初的经营和管理,为学校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对贫困的学生总是慷慨解囊,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学校里那座林启恩雕像,肃穆中透着慈祥,表达着林如光对父亲深深的爱戴、感恩和思念。父亲对他来讲是一个指标,一种追求,因此他相信孝会得天助。事实上,这份最初的美好、单纯的信仰,经过了无数灾难的洗礼,在林先生身上,它显得尤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