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姓迁徙分布
祁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一位,人口约一百零五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6%左右。 祁氏发源于祁地。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 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祁奚之孙祁盈因罪被杀,食邑亦被没收,此后祁氏子孙散居晋地。 三家分晋后,发源于祁地的祁氏族人在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散居开来。 西汉时期,见诸于史册的祁氏族人有杨王孙友祁侯它(一作祁侯),新丰(今陕西渭南)大富豪祁太伯。可见此际已有祁氏族人定居陕西。 魏、晋、南北朝时期,祁氏族人见诸史册依旧鲜少,但据史籍《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记载,祁氏郡望有二:一为太原郡,一为扶风郡。表明此际至隋、唐时期,祁氏家族曾长期繁衍于这两个地区,并且人丁兴旺,声誉响亮,后期他地之祁氏族人亦多由此二处分衍而出。此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北民大迁徙的时代。由于北方士族大批南迁,祁氏族人南迁也势在必行,如三国时吴有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祁庚,此际见诸史册者还有北魏河东人(今山西夏县)祁纤。 隋、唐时期,祁氏族人在北方分布更广,在今山东、甘肃都有祁氏族人入居。 两宋之际,尤其是南宋以后,南方之祁氏族人逐渐兴旺起来,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都有祁氏族人定居,名载史册之南方籍人士也逐渐多了起来。 元末明初时期,社会动荡,导致今中原、华东、中南之地人口锐减。在明朝初期,山西祁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等地。明中叶以后,祁氏族人在全国分布更广。 清朝中叶以后,始有沿海之祁氏族人迁渡台湾,以及南洋诸国。 如今,祁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祁氏人口的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