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的乡约 | 一带一路的学术视角(3)

[复制链接]
查看14823417 | 回复0 | 2017-11-4 16: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方雅 于 2017-11-4 16:46 编辑

地球村的乡约 | 一带一路的学术视角(3)


原创 2017-10-24 中国光彩徐群贵 大众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640.webp (8).jpg
中国光彩集团副总裁徐群贵研究员



一带一路的学术视角(3)

    【内容提要】一带一路的判断力,来自于实践检验真理,不是政治正确的问题。现在经常性的偏离实事求是原则,去以表态支持一带一路的投资选择,来代替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使得过去的学术造假负面影响,又一次被从捏造数据和科学实验,演变成为迎合政治而放弃了学术思考,失去了学术语言语境上的一带一路表达。客观上,这是不利于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一带一路的,需要我们摆事实讲道理的学术视角,来令人信服的让外国人欢迎中国一带一路给新型全球化做贡献。
(续接前文)

第三个问题: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与新兴全球化是什么样的关系?

    从二战以后,新型全球化4.0版本在美国主导时代进展的情况下,一直到今天2017年,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美国特朗普总统明摆着不愿意继续按照“4.0版本的全球化”搞“政治正确”,美国要以“退群”的方式重新洗牌。那么,新型全球化需要新的推动力量,并且塑造出来什么样的“新型”全球化呢?美国的话语权,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进一步成长,至关重要。这就是中国元首习近平给特朗普总统所说的,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搞好中美两国关系,没有一条理由搞坏。中美两国关系问题,仍然是一带一路的主要矛盾。当然,放眼世界,从现在的各国需要和诉求来看,全球的增长不足、全球治理体系滞后、全球的发展失衡,这是我们在经济领域面临的三大问题。
   从社会不同利益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来看,国际上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与国家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要求国际体系多极化,呼声非常强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修整对外政策,但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意愿和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一带一路”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一带一路”属于世界,建设项目跨越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是各方面共同打造的产品。我们知道一带一路强调合并合作、互习互鉴、共生共享原则,强调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和而不同,周而不比。一带一路强调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突出来了中国特色的“和气生财、合作共赢”普世价值观。
      问题是,现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主要是和比较落后、贫穷的国家地区打交道,跟欧美发达国家的携手共进、相得益彰合作项目,还是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当今的国际社会,对于新型全球化提出了一个强烈的诉求——共同富裕和共同现代化,中国提出来一带一路的倡议应运而生,很好的体现和回应了这样的一种诉求,缺陷是中国并没有美国那种“美元国际货币”、世界警察惩罚“流氓国家”的刚性保障机制,缺乏经济制裁的铁腕来给一带一路保驾护航。这是需要中国跟欧美发达国家合作解决的问题,美国的影响力依然如故位居第一。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历史机遇,又要认清风险挑战。这是当前一个非常重大的主题,看风险的时候只有看到了机遇,我们才会去有所作为任何东西都是风险跟机遇并存的,权衡利弊的关键是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和对于失败的承受力。所以,围绕着一带一路,我们在考虑选择什么对策的时候,肯定是两害取其轻,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国际的角度、国内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一带一路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也知道历史的经验已经表明,一个系统越开放,涵盖的范围越广,要素流动性越自由,不确定性也就越大。一带一路的机遇肯定会很多,同时伴随的风险也很大。站在国家层面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跟企业家的抉择层面就不一样,例如华为集团的手机和通信工程走一带一路,在一开始就到发达国家去,和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相比之下就不会遭遇太多的限制、打压。还有上市公司福耀玻璃集团的曹德旺,到美国投资生产线,特别和“一带一路”其他国家相比较,制度、劳动力的流动以及素质,或者说方方面面的资源配置那种性价比,都超过了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更健全,风险相对会更少。华为集团的任正非把欧洲作为今后的研发中心和投资建设企业生产线的重点,跟李嘉诚一样的抓住一带一路,驾驭风险赢得更大的机遇和契机,也是坚定不移的相信能够脱颖而出。这是如何平衡风险的微观经济典型案例,都是宏观经济的成功案例中欧班列、中巴经济走廊,还没有在综合效益评估方面,拿出来类似于华为、福耀的这种成功收益率说服人,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美国现在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态度大为好转,特朗普很快也要到北京访问,和中国一起面对全球化的负面效果,是“新型全球化”良好的开端。这时候,一带一路并不会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自然划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对当今世界仍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美国支持中国一带一路的选择,应该是大势所趋。中美两国之间的最大风险,目前还不是在台湾和日本的是是非非上面,而是在朝鲜核武器威胁上面。这是一带一路的倡议不能解决朝鲜核问题的边界线,一带一路的失灵区域研究,还是需要下功夫的课题。

    第四个问题:中国一带一路的风险管理

     查看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信息非常少。只有中信保的风险报告中,说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中,国家风险评级为5-9级占76.9%,“一带一路”涉及的这些国家,大家可能知道不管是政治风险还是经济风险,还是宗教风险、文化风险、法制风险相当高,特别是有三种势力在“一带一路”国家结合,更加凸现了这些问题。暴恐、宗教极端、民族分裂势力,加上域外势力的频繁,一定会给“一带一路”带来很大挑战。我们的实际风险怎么来看,怎么评估这些风险,我们讲第三个问题,“一带一路”的风险管理。
     众所周知,回避风险,不如驾驭风险。只有驾驭风险,才能赢得机会。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检验一再证明了的真理。我认为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中国一带一路决策,可以考虑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要将风险管理全面嵌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构建包含“风险共担机制”的“命运共同体”。二是建立“市场+政府”的风险管理制度框架,有效运用国际化的保险业这一现代化的风险感觉工具。三是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让不同阶层的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从市场经济的国际社会几百年惯例来说,商业化的风险管理,应该从一带一路经济技术项目入手,全面嵌入一带一路项目管理建设中。这一点很重要,实质上就是让市场配置资源也承担、分散、化解一带一路的风险,树立“风险管理”的思维意识,高度重视“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市场机制,不要在一带一路上全部寄希望于“政府给企业包打天下”,一定要改变官本位的路线图。现在的学术期刊文章讨论一带一路的时候,都是高大上的空话连篇,正确的废话越来越多,大嗓门里面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在谈到一带一路各种机遇的时候,偏向于谈取得的成果,回避风险管理的扎扎实实举措,缺乏讨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风险的识别文字,没有可操作性的风险评估作为重要的环节,嵌入到一带一路项目评审过程。
      截至目前,我们的一带一路都是淡化、弱化“文化思想认同”及其信仰之跃的赞成,过分的功利主义,造成了偏离市场经济的投资风气。例如,一味地强调利益和成果各方共担共享,缺乏强调责任和风险的具体解决方案,应当在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当中,培养各国的价值观认同,这也是“全球化”要求共同的价值观之基本原则,应该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风险由各方来共担。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都想着搭中国的经济快车,特别是一些小的国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有很多期待,迫切希望能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分一杯羹,没有想过同时必须从中肩负应该承担的相关责任。这是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应该解决的问题,中国的一带一路不应该仅仅是金钱铺路的势利小人凝聚态,应该是中国的道德文化和依法治国路线图正常化延伸。
       习近平在国际关系当中,强调指出,一带一路的国与国之间也要先做朋友,再做生意。指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习近平特别列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箴言:“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要推动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打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这样的一个利益共同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是责任共同体,一定也应当是风险共担,不能只让一个国家来承担所有的风险,其他的国家都来搭便车,这样的合作不可能持续。一带一路的推进,一定要有非常强的“权利、责任、利益”三位一体国际法约束力那种意识和理念,只有通过政策沟通(“五通”之首) ,建立合适的“风险共担机制”,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共同体,并且达成一致的法律文件。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民主法治的经济,中国致力于一带一路合作,在可操作性层面上的重中之重工作,就是建立“市场+政府”的风险管理制度框架。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风险管理中的决策性作用,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当然,更重要的是更好的发挥政府在风险管理中的政策支持作用,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定位。商业化保险业是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行业的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天然优势,也不是万能钥匙,也有它失灵的时候,必须统筹兼顾。
     这方面,墨守成规已经是不管用的现象越来越多,美国对于“全球化”当中的责任感和重任在肩之所以“撂担子”,原因之一就是许许多多的原来那些国际惯例有缺陷,中国在一带一路上应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不应该在美国人的教训后面重蹈覆辙。因此,一带一路进程当中,也要改革国际贸易的一些陈规陋习,积极维护市场的系统性安全,用监管+大灾风险分散的机制防微杜渐,同时体现政府、国际法仲裁机构在“一带一路”管理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一带一路的制度建设是任重道远,除了市场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以外,中国现在非常重要的措施,是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这方面的国际化PPP合作模式,是可以和自由贸易区机制共同促进一带一路长足发展的。这样的公司化整合资源做法,可以运用保险这一现代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建立市场化的保险支持体系。特别是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在国内我们要创新发展境内保险+跨境保险。这是政府不必要出面的企业行为,也是市场保障机制的体现。
      一带一路的最大风险,还是人的风险,是留不住人才就干不成事业的风险,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中国要特别的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将对国内不同阶层的人群带来的差异化影响。如果不能把国内的“命运共同体”凝聚力培养好,就会出现类似于欧美发达国家蓝领工人最终导致了黑天鹅事件的产生 这种后遗症,这是中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是官民矛盾越来越尖锐化的根源。现在是美国或者西方发达国家在主导全球化,欧美发达国家内部的凝聚力从“英国脱欧”、北爱尔兰要求脱离英国 、苏格兰独立公投事件等等来看,世界大战之类的战争反而是比较容易迫使人们报团取暖,一旦和平年代的锦衣玉食,就会面对
歌舞升平而各怀异心,国家分裂的因素和动荡不安的频率就会越来越高。一带一路合作要求中国的大本营是坚不可摧的,欧盟的人心离散状态,值得中国认真分析。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北欧,相对的安宁和发展平稳,再过30年之后,如果中国的内部矛盾解决不好,怎么样成为一带一路引领新型全球化的决策者之一呢?倘若中国是现在全球化的引领者,中国会怎么样呢?应该说,美国故意退出的领域,中国仍然是没有能力填补空白,中国需要的是另辟蹊径,不是让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去效法“马歇尔计划”那种美国模式。
       关于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美国的波士顿咨询机构曾经发表过一篇数据,比较了2004——2014年中美工人的工资,他通过劳动力、汇率、能源对比,在过去的10年,美国工人提高了27%-30%,中国差不多提高了4倍,不像之前中国自己的统计数据分析,认为中国是通过廉价劳动力而获得了工业化的收益。中国大陆的经济数据表明,在2000年的时候,耐克在中国拥有全球产业量的第四位,当时越南3%,15年之后耐克在中国的产业量下降了40%,越南上升了42%。有数据说2007年的时候,中国的工人工资跟菲律宾泰国相当,过了大概七八年时间以后再一次统计,就发现中国要比菲律宾和泰国的工资高出2000多美金。一带一路上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要比越南高出2——3倍,比柬埔寨高出5——6倍。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劳动力的成本已经不是中国的优势,许多的产业被国际上周边国家那些更低代价的劳动力替代了。今后,中国一些国内的生产机会,怎样保证所谓的中、低收入阶层的就业机会,是一个值得一带一路经济源头活水讨论的问题。
      中国提出来一带一路合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来新型全球化以后,要想着进一步推进现在的全球化洗牌过程,需要拿出来一整套的“合作秩序规范文件”,也就是提出来建设性的与时俱进“游戏规则”体系,跟欧美发达国家实现“4.0版本全球化”向“5.0版本全球化”的升级换代。这方面,应该看到现在影响了欧美发达国家那些工人阶层的问题,是中国需要在当今时代特别考虑,并且未来绸缪的一些社会发展问题。收入分配的问题,是对于激励国家创新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力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关系到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能否更好的实施,进而关系到中国在全球化5.0时代如何强大自己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洗牌的时代,中国究竟能否真正推动、引领全球化?人才的优胜劣汰,而不马屁精的逆淘汰在中国历史上造成“盛极必衰、世袭制恶性循环”的严重后果,这是毛泽东和黄炎培的窑洞对话早已经提醒的问题。毛泽东所说的“民主是我们走出盛极必衰周期律的唯一法宝”,民主首先就是让劳动者拥有正相关的收益激励,这种“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酝酿形成了制度因素的人心约束力,是一种拿着收入保障来衡量是非对错的评价标准。这一点是一带一路在今后风险管理方面,披荆斩棘的开路先锋,是一带一路大制度框架下,给一带一路培养源源不断优秀人才的大事业,应该列入到国家立法和执法保障、司法议程的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十九大会议报告当中,也明确的强调指出了这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他说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习近平在十九大会议报告当中这方面的阐述,要比直接述说一带一路的文字多十倍。
        总之一句话,一带一路改变世界的全球化格局首先需要中国深化改革。

中国光彩集团副总裁徐群贵研究员
2017年10月23日

640.webp (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