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青春染绿贫瘠的荒山--记利川市红椿林场场长牟伦康
他,二十年来扎根基层,把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荒山野岭;从飞播站到钟灵山,从谋道检查站到甘溪山,两次放弃回城的机会,在最艰苦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十年前,他再一次选择了一个谁都不愿意涉足的烂摊子——红椿林场,把一个负债累累的企业变成了一个和谐团结的集体;他,在海拨1500米的高山上,造林万亩,为贫困村民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而他,却在过度劳累中透支了生命…… 铁面执法,从容面对威胁利诱 牟伦康1988年毕业于恩施林校。走出校门的那一天起,他就立志与山风为伴,与野鸟为临,在贫瘠的荒山上播种一片绿色的希望。在飞播站搞勘测,他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晒烈日,淋暴雨,每一次都圆满完成任务。在钟灵山,他里里外外一把手,领导说:“一个中专生比一个大学生还得劲。”在甘溪山任派出所长,他护林防火,昼夜在大山中巡逻……他在基层执法,抹得开情面, “犟脾气”在利川出了名。 1995年元月,牟伦康调任谋道检查站任站长。去的第三天,有个木材贩子就到宿舍给他塞钱,牟伦康严辞拒绝。当地一个领导的亲戚用一个东风140装了8方料,牟伦康扣了坚决不放,这个领导施压将他调离了谋道检查站。2002年12月,牟伦康在红椿处理一起乱砍滥伐案件,当事人从屋里冲出来,拿着一把明晃晃的斧头,扬言要和他们拚命。牟伦康一边义正词严地喝斥他放下凶器,趁对方迟疑的一瞬间,夺下斧子,把他扭送派出所。利川城东门有一个姓谭的老木材贩子,多次扬言要炸牟伦康的房子,扭他儿子的脑壳,牟伦康说:“你要炸就炸,要扭就扭,木材不得放。”木材贩子们都知道红椿派出所只缴木材不罚款,碰到“枪口”啥法也没有。 面对挑战,越是困难越向前 1997年3月,牟伦康被调到红椿林场任场长。一到红椿,牟伦康就傻了眼:林场50多名职工已经一年半没有发工资,负债四十多万元。院坝里到处是青苔、煤渣、垃圾……办公室里还坐着十多个要账的村民。没水吃,没电用,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牟伦康心一横,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干出成绩。于是,他要外要项目,争取政策;内稳人心,定制度,严肃纪律,因人制宜,自己带头上山造林护林,他每月出勤都在22天以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满满的30天。十年来,他利用休息时间带领职工自己动手,对办公楼进行了维修,粉刷,室内室外装饰一新;整修篮球场地,添置了办公自动化设备、电教设备、图书资料;从他到场的那一个月开始,每月按时把十来个退休职工的工资亲自送到他们手中;他帮何文海等8户贫困户建起了新房,资助了8名失学儿童。十年过去了,红椿林场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成了人们眼里羡慕的“殷实户”,连续十年被“州、市”评为先进单位。 情注荒山,为百姓建起一座“绿色银行” 2006年,沙溪乡黄泥塘村二组贫困村民曾亮一家间伐树木分得了1.7万元,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好年景。2007年,他们家又将有更加丰厚的收益。说起造林的好处,村民们感慨不已:“当初为造林,我们把牟场长都搞哭了。”十年前,牟伦康到红椿林场的时候,决心把红椿变成万亩日本落叶松基地。红椿老百姓看不到长期效益,不栽树,要放牛。牟伦康带着林场职工走村串户,给村民算经济帐,讲造林的好处。天不亮出门,天黑尽了才回场。1999年12月,洛阳三组村民窝子都挖了,又反悔不栽了。牟伦康召集村民开会,苦口婆心讲好话,会开到凌晨四点,他嗓子都哑了。 栽树的时候,牟伦康和职工一起起早贪黑,在山上喝山水,啃面包,不管是挖窝整地、植苗,达不到质量要求就返工。有些民工私底下生怨气,说他没有人情味。牟伦康却说:“国家投入资金买树苗,我们要栽就栽好!” 红椿荒山上到处都是油竹,砍了之后地上到处都是竹尖,一不小心都扎穿了鞋底,把脚扎得稀烂。牟伦康让大家都穿上“翻帮皮鞋”,一季林造下来,皮鞋也千疮百孔了。 如今,万亩日本落叶松在红椿郁郁葱葱。老百姓说:“牟场长给我们建了一座绿色银行!”而牟伦康,却被疾病困扰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腰肌劳损”……正当壮年的他,看上去象一个干巴老头。上小学的女儿长期无人照管,成了一个“流浪儿”……(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