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智库·百家 | 墨子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经纬、现实演绎中找不到实现其理想的充要条件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①也。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此以莫不犓羊②、豢犬猪,絜为酒醴粢盛③,以敬事天。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④?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⑤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注释】 ①贼:残害。 ②犓:同“刍”,喂养。 ③絜:通“洁”。醴(lĭ):甜酒。粢(cí):糍粑。 ④邪:通“也”。 ⑤诟:骂。
【译文】
那么天希望什么不希望什么呢?天肯定希望人们互爱互惠,而不希望人们相互厌恶和残害。怎么知道天希望人互爱互惠,而不希望人相互厌恶和残害呢?这是因为天兼爱一切人、给所有人以利益的缘故。怎么知道天兼爱一切人、给所有人以利益呢?因为人类都为天所有,天全部供给他们食物。
现在天下不论大国小国,都是天的国家;人不论长幼贵贱,都是天的臣民。因此人无不喂牛羊、养猪狗,干干净净地准备好酒食祭品,用来诚敬事天。这难道不是表明上天拥有人类和供给人们食物?天既然拥有人类和供给人们食物,又怎能说天不希望人们互爱互惠呢?所以说,爱人利人的人,天必定给他降福;相互厌恶和残害人的人,天必定给他降祸。所以说:杀害无辜的人,会得到不祥的后果。为何说人若相互残杀,天就降祸于他呢?这是因为知道天希望人们互爱互惠,而不希望人们相互厌恶和残害。
以前的圣王禹、汤、周文王、周武王,爱护天下百姓,带领他们崇敬上天、敬奉鬼神,他们给人带来的利益多,所以上天降福给他们,使他们成为天子,天下的诸侯都恭敬地侍奉他们。暴虐的君王桀、纣、周幽王、周厉王,厌恶、憎恨天下的百姓,带领他们咒骂上天、侮辱鬼神,他们残害的人多,所以上天降祸于他们,使他们丧失了自己的国家,死了以后还要被戮尸于天下。后代子孙责骂他们,至今不休。所以做坏事而得祸的,桀、纣、周幽王、周厉王即是这类人;爱人利人而得福的,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即是这类人。可见,爱人利人而得福的是有的,厌恶人残害人而得祸的也是有的!
【乡约点评】:
墨子的思想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芒,但却在当时的历史经纬、现实演绎中找不到实现其理想的充要条件。
当时社会生产力、技术、经验水平之上的运营体系(设计架构体系-教育培训体系-作业实施体系-反馈查析体系-迭代升级体系)与管理体系(监督体系-评价体系-选拔体系-激励体系-退出体系)根本不足以支撑墨子的思想体系得以让天下顺畅运行,事实上,当时连被采用的机会都没有。
在当时的社会生态体系下,以德治国的宋国更是沦于被灭国的下场。
在当年的社会生态体系下,既便如唐太宗李世民也不得不杀兄震父来赢得天下!
……
在21世纪透明时代的实时、动态、精准、全息的社会化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基础上,才具备了支撑其理想实现的准充要条件,但又不只是实现其理想,也包括姜子牙、老子、孔子、孙子、管子、商鞅……等诸子百家及世界诸子万家理想中的精华部分。
百川归海,融济天下。
融合国,以世界万众、万象、万事、万物为师者,为人类领航。
人类命运共同体:德道爱,正奇融!
——雅志方略·乡约智库《人类命运共同体:德道爱,正奇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