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75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约名吃·乡约号 | 舌尖上的上海,记忆里的乡愁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32

听众

146

积分

总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

乡约币
48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20-1-16
注册时间
2017-10-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乡约名吃   发表于 2019-1-30 09:16: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乡约名吃 于 2019-1-30 09:21 编辑




乡约名吃·乡约号 | 舌尖上的上海,记忆里的乡愁




不得不承认,乡愁里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对家乡美食绵绵不绝的回味与思念。虽说扬州和上海隔得不远,口味差得不多,饮食文化却大有不同之处。


上海人的舌尖记忆,是浓油赤酱的本帮菜味道。每道都份量扎实:红烧肉、熏鱼、葱油鸡等特色菜肴,是上海人走到哪里都要惦念的家乡味道。

883C5F14-DC67-4BC4-887A-F31EE9F334CC.jpeg


先说这红烧肉,上海人做红烧肉的统一特征,是“一手酱油瓶,一手糖罐头”。红烧肉色泽红亮诱人,肥而不腻,口感偏甜,入口酥软即化。当袅袅的肉香升腾起来的时候,心底那些细碎柔软的情感也会被唤醒,至此,一碗绝世美味、黯然销魂的红烧肉,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舌尖上的味蕾打开了记忆中的闸门,老上海的美食,小时候的味道,童年的岁月像发黄的日历,卷曲着泛着黯淡的微光,躲在厚重粗笨的红漆八仙桌下,时不时在没有阳光的午后潮湿发芽。海派美食的味道藏在弄堂里的每个角落,是世世代代的上海人珍藏于心的味道。


6D18C001-3E12-4AA5-92C3-84669CB1C3A0.jpeg


上海人爱吃小馄饨,尤其是女人。李安导演镜头下的小馄饨,是阔太们搓麻将时的点心,用镶了金边的小瓷碗盛着,量极少但皮薄,隐约可见裹住的虾仁儿,像玉雕的金鱼。而旧上海情结甚重的王家卫导演镜头中的小馄饨,则更贴近生活,如《花样年华》中的苏丽珍踩着高跟鞋走过咯吱响的楼道,跑到楼下弄堂口买一碗馄饨回家吃。小馄饨皮薄馅嫩,味美汤鲜,小小的馄饨洁白如云,透露出些微的粉红,晶莹剔透,鲜美润滑,加上葱花的翠绿、蛋皮的嫩黄,犹如一卷美妙的风景画呈现在面前。小馄饨的市井气息,温馨暖意,融入每一个上海人的心底深处,经久难忘。


0E31EB3C-88C8-42C4-9B9E-80C5E160C46C.jpeg




上海生煎包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排队等一锅新鲜生煎上炉,大平底锅,热气腾腾的白面小生,洒一层芝麻,转一圈,再洒一层葱花,起锅后锅盖移开的一刹那,云蒸雾绕,气象万千。“二两生煎,带走!”薄薄的黄油纸袋中麻利地夹入生煎,回家,倒一碟香醋,蘸一下,轻轻咬破外皮,吹一吹,嗦一口汤汁,再咬一大口,白的松软,黄的酥脆,肉馅紧致,咬嚼时还有芝麻和葱的香味。汤汁伴着醋香涌入,闭眼细品间,生煎灰飞烟灭。这样的美味是在现在大热的小杨生煎体验不了的。


19F6B983-4AE5-4898-AD44-4D95C4E35BE5.jpeg




记得小时候最常吃菜饭。油光闪亮的米饭,碧绿生辉的小青菜,肥瘦相间鲜美入味的咸肉丁,在嘴里混合成家乡的味道。有些人家里头天剩下的米饭,也会自己做出粢饭糕,既不浪费食物,炸出来的也好吃。粢饭糕一般是略有咸味的,外层金黄酥脆,里面软糯细腻。薄脆的外壳里糯米和大米混合后的饭粒像鳕鱼一样雪白,米饭软糯不粘牙,搭配浓稠温醇的咸豆浆,淡淡的咸味混合着虾米和紫菜的鲜味,让人欲罢不能。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弄堂正慢慢消失,一些开在市井街角的老字号也逐渐倒闭。传统美食手艺的失传另无数老上海人惋惜。纪录片中提到,如今已然难寻正宗糖糕、老虎脚爪的影子。声名远扬的南翔小笼早已失去往日的诱惑,四大金刚依旧坚守在早餐的阵地上,油条变得粗壮,粢饭添加了太多的佐料,豆浆穿上了新衣,大饼不再裹油条,正宗的咸浆无处寻觅。所谓的老上海味道,在现实中越走越远。

47745EEC-939F-470E-BEC4-D72CDAC4FA76.jpeg




正宗而地道的上海本帮美食小吃逐渐淡出视野,大出风头的是被新媒体网络吹捧的各类网红美食。说来惭愧,我也是凑热闹排过网红美食的人,品尝之后却发现总少了记忆中的那抹味道。网红美食若只靠颜值或者自媒体的推广是做不长久的,真正的美食,必然经得起岁月的推敲。


麻球、生煎馒头、粢饭糕,这些上海市井饮食文化的精髓正逐渐从“日用品”变为“奢侈品”,并非吃不到,而是味道正宗的少了。


0DD5BD3B-1205-417A-86F8-0087BCC6A31B.jpeg

上海味道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此定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口味会变,生活节奏也会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各类网红食物可以层出不穷,但是传统的本帮美食终究是所有新老上海人的共同记忆与情怀。


想起贾平凹的那句:“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真正让人魂牵梦绕的是抹不去的乡愁,哪怕有一天我们走远了,心里却总想着那个味道。


才下舌尖,又上心间。哪一种是滋味,又有哪一种是情怀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4-28 06:27 , Processed in 0.22014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