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440
- 积分
- 440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1-20
- 注册时间
- 2010-10-18

- 乡约币
- 976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1-20
- 注册时间
- 2010-10-18
|
 | |  |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57年办学历史,以工科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简介 学院老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内,属三联学院;新校区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广场
坐落在合肥市合马路18号;校园占地1040亩;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学院的教学楼群、学生公寓楼群、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实验实训楼、多功能餐厅、标准化的体育场馆等配套的教学和生活设施相当完善(约25.5万m2);,并建有先进的校园网和交互式多媒体教学 网,且具有实践性教学所必须的各类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工厂等 80 余个,校内设有九个大型实训中心,校外拥有固定实习实训基地 32 个,图书馆现有基本藏书 39.52 万册、电子图书 39 万册及各类专业期刊 400 余种。 [1]
师资力量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良好。有专兼职教师 421 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163 人,“双师型”教师 203 人。专任中青年教师中接受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185人,学院专门建立了180多名专家、名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库”。在长期的办学过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操场
程中,已形成“严谨、务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学院教研氛围浓厚,近年来,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出版学术论著和教材 200 余部,发表教科研论文 600 多篇。学院开设有水利、机电、机械、建筑、市政、资源与环境、管理、电子信息等八大类40多个普通专科专业,“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5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两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水利水电建筑 工程专业还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精品专业”。[1]
办学特色 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教学质量好;学院的快速发展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学院严谨的办学理念及严格的管理深受广大家长及考生的欢迎,2005年经安徽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批准为高职高专第一批次录取,2007年考生一志愿上线率达143%,文理科录取最低分数逐年提高,2008年文科录取最低分数线为474分,理科录取最低分数线为454分。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中心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已建立了多处就业基地,与省内外众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毕业生素质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已构建覆盖水利行业和华东地区的就业网络体系。我院毕业生一直十分抢手,就业率一直稳居同类高校前列,近三年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0%,其中2006毕业生就业率为97.49% 。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6.5%,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 。
学院积极实行奖助措施,按学生量化考核成绩每学年评发奖学金一次,对品学兼优的特困生按《特困生资助办法》分类予以资助,积极为贫困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不让任何一位被录取的考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1]
社会荣誉 2004年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首家获得优秀等次,同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委命名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教中心
”,2005年、2006、2007年连续三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称号。学院面向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现已累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近4万人,他们遍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区),奋战在水利、电力、机电、建筑、市政、IT等各条战线上,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电事业的基础力量和重要支撑。 [1]
组织机构党政机构 院党办 教务处 组织人事处 总务处 保卫处
学工处 监察审计处 财务处 基建办 图书馆 教辅部门 水利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 电子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
建筑工程系 后勤服务集团 市政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基础部 成教部 实验实训中心
学校领导 院党委书记:张焱(1953-),,毕业于清华大学,教授级高工,多次被省直工委、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院党委书记:张焱
厅党组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研究成果丰富,组织起草《安徽省抗旱条例》,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
院长:李兴旺(1957-),教授,是安徽高职院校中唯一的“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先后荣获水利部“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等五个单位联合授予的“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等称号。在专业领域和教育领域的科研成果丰硕,出版著作教材10多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教育和科技研究项目12项。在全国水利行业和职业教育界具有较大影响,近年来,先后应邀到省内外30多所院校介绍办学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兴旺
经验、做学术报告,得到兄弟院校好评。兼任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水资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副会长、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2]
教学科研 学院注重教科研人才梯队建设。学院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教科研项目研究中组成研究梯队,注意吸收中
学院人工湖青年教师参与研究,大胆使用并在使用中锻炼。同时能根据教科研需要,有选择地聘请有特长的兼职教师参与研究工作,优势互补,优化梯队结构。
学院注重教科研成果转化。学院以“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技术服务”为纽带与水利科学研究院、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省防汛抗旱办、省水文局、江河公司、省高速公路检测中心、水利质量检测中心站等单位合作。学院曾先后获得过“科教兴水先进集体奖”、“省级科学研究先进奖”等。
学院教科研成果突出。学院一贯重视教科研工作,教学科研成果在同类院校或相关行业有一定影响。2005年来年来承担了《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减灾信息系统》、《SUW-2003污水处理厂综合自动化及信息化系统》、省重点教研项目《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建设保障体系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等省部级以上课题40多项,取得一大批研究成果(如获得专利2项,实用技术5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8项、教科研论文300多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学术交流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合作,明确提出要“与企业单位合作、与科研院所合作、与兄弟院校合作、与国际合作”。学 院自成立以来,依托自身优势教育资源和特色教育资源,建立了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合作交流关系,拓宽交流与合作的途径,引进了优势职业教育资源,学习和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经验,推动了学院与国际高等职业教育接轨,逐步培养在国际教育服务市场上的职业教育优势,促进了高职课程国际化和师生国际交流,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院的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 国内合作交流 学院多次派人到省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和兄弟院校参加实践锻炼和学习交流,先后与水利研究院、上海浦拓市政建筑公司、水利建筑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公司、机研所等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际合作交流 学院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式,迎接入世的挑战,进一步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经验,学院与澳大利亚中央技术及继续教育学院、与新西兰ANZ教育交流中心开展了以引进优质课程、教师互派培训为主的中外合作。学院还多次派人赴德国、美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行学术交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并运用在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对口支援西部 学院为加快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号召,承担“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对口支援合作项目”,具体通过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构建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师资培训与干部挂职锻炼、教研与科研合作等多种方式对口支援了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加强联系、交流与互动,受到被援院校的高度肯定与好评,发挥了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下进行总体规划。确立了“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统一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发展思路。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平面图
深入开掘内涵丰富的水文化,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
学院以省级科研项目“水文化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水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水利人才的素质要求与水文化建设”为载体,丰富学院的校园文化底蕴。
加强职业文化建设,建立文化育人环境
学院建设融入时代特征和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理念、反映职业教育内涵的校园文化,开展了以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在学院积极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让职业思想深入人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精神。
强化德育实践,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学院进一步明确高职人才德育培养的目标和基本内容,确立高职人才德育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以德育课程教学为主导,专业课程教学、管理服务育人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学体系,建立以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和日常行为操行考核相结合的德育考核体系。
围绕文化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学院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从同学交往、心理咨询、风俗习惯等多层面渗透,营造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氛围。每两年举办一届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提高校园文化格调和品位,展现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 |  | |  |
|
-
0.jpg
(2.76 KB, 下载次数: 126)
-
1.jpg
(6.76 KB, 下载次数: 125)
-
2.jpg
(5.49 KB, 下载次数: 118)
-
3.jpg
(6.28 KB, 下载次数: 122)
-
4.jpg
(6.59 KB, 下载次数: 113)
-
5.jpg
(7.33 KB, 下载次数: 126)
-
6.jpg
(6.79 KB, 下载次数: 145)
-
7.jpg
(7.95 KB, 下载次数: 121)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