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6
- 积分
- 6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1-7
- 注册时间
- 2011-1-7

- 乡约币
- 14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1-7
- 注册时间
- 2011-1-7
|
景氏地产两度掌控实达电脑的背后
曾坐上国内电脑第二把交椅的实达电脑,就要正式加入房产商的行列。5月4日,S*ST实达(600734,以下简称“实达”)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变更公司恢复上市保荐机构等事宜的议案。海通证券(爱股,行情,资讯)分析师陈美风说,从保护投资者角度来看,实达获得重新上市的难度应该不大,但“这么积极主动‘二进宫’同一个上市公司的,除了实达之外,我还没看到第二家”。
由于连续三年巨亏,实达这个曾经创造“从16个人到16个亿”蓝色神话的IT枭雄于去年年中被上交所暂停上市。在经历一段时间沉默后,实达1月17日公告称,2007年度公司的预计盈利金额约人民币6000-8000万元,公司将争取在2007年年报公布前正式启动公司资产重组和股改进程,并在公司2007年年报公布后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恢复上市。
而陈美风略去的主语实际上是指一个神秘的地产商人景百孚。据悉,这次站到实达重组和股改前台的是北京昂展投资有限公司及北京中兴鸿基科技有限公司。而让人意外的是,北京昂展与被认为导致了实达困境的北京盛邦投资有限公司拥有同一个实际控制人——景百孚。所以,2000年以来实达的戏剧性发展,折射了景百孚在地产领域的闪转腾挪、左冲右突。
IT枭雄变身地产公司
公开资料表明,景百孚,曾用名景源,1970年10月21日出生,有香港永久居留权,系长春融创置地、北京昂展、北京盛邦的实际控制人。其最近五年曾担任的职务有福建实达电脑集团董事、董事长;重庆奥林匹克花园置地董事长;北京百顺达房地产董事长;北京昂展置业董事长等。
其中,长春融创是景百孚重新控制实达的重要平台。去年,长春融创先竞得北京盛邦被拍卖的社会法人股,紧接着受让早就托管给北京盛邦的中国富莱德实业公司持有的国有法人股,两项合计占实达总股本的28.87%,成为实达第一大股东。期间,景百孚对实达的主营业务进行了变更。其公告称,将通过定向发行股票的方式向上市公司置入优质房地产资产。届时,实达的主营业务会由电子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变为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和电子计算机业及其外部设备。
之后,长春融创将其持有的实达所有法人股,按原购买成本分别转让给其两大股东北京昂展和北京中兴鸿基。在受让长春融创持有的实达股份之后,北京昂展和中兴鸿基成为实达股东,并作为一致行动人行使股东权利。公开资料显示,景百孚的北京昂展在北京、成都、南京、长春、哈尔滨、烟台等地开发项目,项目包括金碧湖畔别墅(北京)、天竺酒店式公寓(北京)、蓝谷地(成都)、上城(长春)、滨江奥城(南京)、市中心综合体(烟台)等,总开发量超过200万平方米。据悉,其旗下另外一家公司北京百顺达拥有的百顺达花园项目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实现利润3到4亿元。3月25日,该项目二期二标段62栋别墅刚刚完成结构封顶。
“做地产的利润比做计算机以及外设的利润要高多了”,陈美风说。但上述地产资产是全部注入还是部分注入,目前还不得而知。
而在宏观调控背景下,景百孚的哪些地产项目急需资金更令人关注。事实上,“资产注入”和该资产急需资金往往是公司重组中一枚硬币的两面。虽然无法确知景百孚资金链情况,但分析人士认为,景百孚重新进入“空壳”实达后,可以通过重新上市、增发,以迅速获得一大笔资金。
隐秘的资金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景百孚第一次入主实达时,曾经将利润贡献最大业务之一的实达房地产卖掉。而景本人当时就经营地产业务。
资料显示,北京百顺达、北京昂展均成立于2000年,景百孚开始进入实达也是在2000年。当时,经历“麦肯锡兵败实达”等挫折之后,实达总裁叶龙深陷权力危机,他希望通过外来的资本合作者来抗衡董事会。2001年4月26日,实达工会将其所持有的5000万股以每股1.9元的价格悄然*****给北京盛邦。北京盛邦进入实达公司后,和中国富莱德实业公司、福州奔达投资公司组成了实达股权中的盛邦系,其总股权达到了31.67%,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此后,优质资产实达网络、实达房地产等先后被卖掉,实达原名义大股东被扫地出门,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景百孚转移与贱卖实达资产的质疑。
实达内部人士说:“实达现在的债务很多是景百孚和他控制的公司北京盛邦造成的。”这一点可以从景百孚为实现二度借壳实达、实现重新上市而进行的债务重组中窥见一斑。
实达董秘说,在解决公司债务方面,实达取得了巨大进展,资金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实达原控股股东北京盛邦归还占用实达资金2.36多亿元;二是一些投资性收益以及其他债务追回。实达之前的报表和公告显示,北京盛邦和景百孚入主后,实达的应收账款一度达到了8亿元,贷款担保最高峰的时候达到11亿元。截至2005年底,实达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关联公司欠款高达3.67195亿元。
一位观察人士指出,现在看来,不光这次入主实达与发展地产有关,上次入主很可能也是为了曲线打造景氏地产资金通道。一位小股东在给景百孚留言时指出,伪重组要不得。但对于景百孚这样的二线地产商而言,在紧缩的资金环境下,如能通过不触碰法律底线的“伪重组”获得资金已属万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