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铜鼓十二调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2-28
注册时间
2013-2-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铜鼓十二调   发表于 2013-2-28 16:04: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布依铜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属于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用青铜铸造而成,常与唢呐、皮鼓、大镲、铙钹、锣木棍混合敲击吹奏,基本保存着古代乐器的演奏风格,具有布依族的民族特色。据传铜鼓是布依族先祖古百越“骆越”一支所造。因此被布依族人视为传家宝和氏族、宗教团结的象征,敬若神灵,年年施祭,岁岁礼拜。
    布依族铜鼓十二调源于古代,流传在扁担山、丁旗镇、大山乡、城关镇、六马乡、沙子乡、良田乡、募役乡布依族聚居区,并辐射到关岭自治县、六枝特区、普定县等周边布依族地区,形成了一个覆盖几县范围的布依族民间铜鼓文化圈。
    布依族铜鼓十二调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组成,是在庆典、祭祖、祭祀等仪式中表达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乐。
    贞丰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东部,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布依族聚居的自然村寨有四百多个。贞丰布依族称铜鼓十二调为“铜鼓十二则”。布依族没有文字,“铜鼓十二则”以家族方式传承,一代一代通过口传心授沿袭下来。
    作为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铜鼓始终与布依族的生活、文化样式联系在一起。中国历史上许多古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但布依族地区的铜鼓音乐文化却传承下来,保留至今。铜鼓十二调是内容丰富的古代音乐作品和古代音乐信息的宝库。
    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人们的审美方式迅速改变,自古流传的布依族铜鼓调现已少有人知,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兴趣,铜鼓调的传承已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保护。
联系:暂无
网址:http://www.ihchina.cn/inc/guojiaminglunry.jsp?gjml_id=091

04.jpg (73.76 KB, 下载次数: 198)

0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2 22:07 , Processed in 0.392568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