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瞿姓的分布
姓迁徙分布还没有详细的资料,但也有个大概。
瞿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二十六位。。
商朝时候有个大夫叫作瞿父,他的子孙以瞿作为姓氏,世代相传,是今天瞿氏最早的起源。
古代时候,有个地方叫瞿上。商朝时候有一位贵族被封到那里为王,建立了瞿国。瞿国公族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氏,称为瞿氏,形成了另一支瞿氏。
瞿上在今四川省成都附近的双流县一带,因为春秋时候孔子的一个弟子商瞿曾居住在那里,所以有叫商瞿里。
最早进入上海地区的瞿氏,据史志记载是参军瞿桧,宋靖康末年,瞿桧从康王南渡,自汴梁举族迁上海地区,定居鹤沙(今上海南汇下沙),这是浦东翟氏,也是上海瞿氏的主干,他们后来棋布奉贤分水墩、松江城、松江天马山、高桥界浜和嘉定城。
在南宋初年,另一支瞿氏从严陵(今浙江桐乡)迁居龙华,与张、沈、赵三姓,世代结义,休戚与共、有“四姓墓”留为海上名迹。尔后,陆续又有迁入,如无至正间,瞿信由昆山避乱青龙江,同时期,任青龙镇教谕的瞿智也留什定居。南宋嘉定年问,瞿愉维任下沙盐场盐监,子世代相继,主持上海和浙西盐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此中最有成就的是瞿家直管的下沙盐场,产量盐赋均为“两浙之最”,见自《熬波图》中所总结的制盐技术,所订刑纪,归倂灶座、建团立盘等系列整顿改革工程,都是瞿氏的作为,遂使“团厅严且肃,立法无弊生”。从而使盐场地区的下沙“商贾咸集,遂成都会”,新场“歌楼酒肆,贾街繁荣,虽县亦未之过也”。由于新场的繁荣,明朝中叶曾有立县之议,由于川沙豪族乔镗的反对,才未成功。
元朝初期,瞿霆发还兼领上海市舶司。煮盐、海运、棉织是古代上海的三大经济支柱,宋元际盐业尤为发达,瞿氏世掌盐业,聚集了大量财富,遂成松江府的首族。翟氏占地达七千三百顷,构筑了当时江南最大园林瞿家园,该园占地两顷,仅园内琴轩中收藏的名贵古琴就有百张,百客堂终日丝竹不绝,宾客满座。
明朝洪武十二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族灭松江巨族,瞿氏位列榜首。诏令明文规定,仅留长子“以存宗桃,余皆抄没”,下沙瞿氏“其族数百家”,“歼之殆尽”。据记,另有两仆各负一幼儿逃出,其中之一即传高桥界浜一脉。瞿氏遭此大劫,人员大减。明朝后期,瞿氏复起,在明隆庆、万历年间,武进士瞿彦威曾主持上海兵防十二年。瞿氏与李、周、曹等姓同为上海望族,如瞿彦威之子瞿骞廷,在明朝末期为膝县令,后在抗清战争中牺牲。 如今的瞿姓,遍布中国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