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开商埠的“旱码头”

[复制链接]

663

主题

0

听众

663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46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2-20
注册时间
2010-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juan   发表于 2011-1-18 22:06: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liujuan 于 2011-1-18 22:07 编辑

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即将竣工,德国势力必将借铁路的便捷,由胶澳一隅向山东腹地扩张,一场激烈的利权之争已不可避免。当时山东的主政者一方面力谋阻止德国势力借助铁路向山东内地的扩张,另一方面又以主动应变的姿态,利用铁路交通的新优势,抓住机遇振兴民族实业。如此,“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1904年5月1日,即胶济铁路通车前一个月,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联名奏请济南自开商埠,并将周村和潍县也一并开作商埠。 
  济南在开埠后,工商业一度发展极其迅速。据史料记载,到1927年,济南仅城关
百年老字号益泰瑞银号

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就达到6700多家,一跃成为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可是,在济南商埠发展前,周村这个济南东边的小城镇已辉煌了数百年。 
  早在明末清初,这里作为商业名镇,就与中国南方的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成为无水路相通的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1904年被辟为商埠后,其发展速度、百货充盈、商贾云集,被誉为“金周村”、“天下第一村”。 
  周村开埠后,大街的显赫地位进一步突出,著名的英美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均在大街设点经营。丝市街,是周村的丝绸集散中心。丝市街全长730米,是当时山东蚕丝交易最繁盛的市场之一。银子市街则是条古商城里的金融街。最兴盛时,此地的钱庄票号有108家之多,资本总额达600万两白银。民间传说:“济南、潍县,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今天说起来,周村人还把过去的那段历史引以为豪。 
  周村古商城形成于宋元时期,明末清初最为繁盛,自丝市街至朔昌门,全长1300多米。其中,从原北极阁到大街南端是周村最繁华地段,也是过去周村的商业中心。北段主要为手工业品加工区,南段则多是富丽堂皇的商业楼房。前期是陕西、山西商人开拓阶段,中间经过南方商人的加入,后期又是以章丘旧军孟氏为代表的山东民族工商业者的振兴阶段。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18:16 , Processed in 0.26495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