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1029
- 积分
- 1029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乡约币
- 2227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 |  |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坐落于中华腹地、九州通衢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在原河南财经学院和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6大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大学。2010年起,政府5年内将投入16.8亿元用于学校学科规划和校园建设,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财经政法大学。
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已经进入河南省高校第一方阵,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发展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相信通过全体财大人的共同努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将进入更高水平大学行列。
办公楼
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特色人才,备受用人单位欢迎。对在校本科学生面向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等5个专业进行双学位教育;在会计学专业开设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和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方向实验班。
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8个):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法学、哲学、地理学
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7个):
数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思想史、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学、旅游管理、人文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
共青湖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
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金融、国际商务、应用统计、资产评估、农业推广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
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省级特色专业(7个):
财政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5个):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省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25个):伦理学、民商法学等
本科专业(41个):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税务、投资学、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工程造价、国际商务、审计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管理科学、房地产经营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广告学、艺术设计、绘画、广播电视新闻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社会工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
统计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政学、财务管理学、国际经济学、市场营销、国际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商法学、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师资队伍人才荟萃 与河南省内其他高校相比,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最齐全,学术资源最集中,办学实力最强,学校有教职工1782人,其中专任教师11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者9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13人,其中正教授153人。拥有一批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省级特聘教授、省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于光远、刘国光、卫兴华、厉以宁、李京文、郭重庆等16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被聘为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现有龙子湖校区、文北校区和文南校区3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近 2000亩。学校建有现代化的计算机中心、视听教室、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以及会计学实验室、金融科学实验室、数字化模拟法庭等专业实验室,建设有高标准的塑胶田径运动场和学生公寓。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占地1540亩,建筑面积44万㎡,2010年秋季已经投入使用,入住10000余名学生。[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馆藏图书已达251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77万册,古籍1万余册。图书流通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建有多种期刊的集成化数据库、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形成了以经管法类藏书为特色的馆藏资源体系。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教学楼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社会影响持续扩大 作为河南省应用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为河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河南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全景图
内享有极高声誉,吸引了众多考生的目光,报考学校的考生规模逐年扩大。2008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行榜,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河南财经学院)在全国排名第93名,位居河南省第二名。[2]
2008年学校荣获“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
2009年学校荣获“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
2010年再次荣获“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
国际合作蓬勃开展 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学校国际影响,积极开展校际合作办学活动。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等国家的大学及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联合办学、互派留学生、文化教育交流等活动,共同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与英国威尔士大学、德国恩波大学等签订了友好交流协议;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联合培养硕士;与考克爱尔兰国立大学和卡罗理工学院联合培养会计、工商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和信息管理等专业学生;与美国、巴西、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开展本科生互换项目。此外,广泛参与国外学术交流,选派骨干教师赴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培训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同时,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担任兼职教授。
教育教学质量上乘 学校1998年顺利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学校建设有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挑战杯”大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专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70多项次。2006至2009年,连续4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授予“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近5年来,学校高考文理科第一志愿上线率均在200%以上,毕业生当年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享有“读经管专业,选财大;要经管人才,找财大”的良好社会声誉。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经济经纬》
科研强校,打造精品,科研水平日益提高。学校以“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中长期发展目标,实施“学术兴校”战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喜人。李小建教授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及其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跨国公司与中国区域发展、欠发达农区发展的系列论文和杨承训教授编著的《科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等大批成果,受到各界重视。主办的“河南经济论坛”,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活跃学术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经济经纬》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研究基地):
河南经济研究中心
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
河南省应用经济学开放研究中心
河南省诉讼法研究中心
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实验室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院所属机构:
产业经济研究所
全球化与中部经济发展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会计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所
法学研究所
信息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心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一般校级研究机构:
会计研究所、公司治理与审计研究所、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研究所市场理论与策划研究所、国际区域经济研究所、国际经贸关系研究所、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俄罗斯与中亚研究所、中部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房地产经济研究所、物流研究所、农业、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法研究所、法学案例教学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河南省旅游发展研究所、旅游与文化产业研究所、制度经济学研究所、市场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与规划研究所、知识产权法研究所、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所、法律文书学研究所、律师学研究所、刑事证据研究所、人权研究所、民事诉讼法研究所、依法行政研究所、政治学社会学研究所。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文化路80号校本部
学校在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过程中,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鼓励毕业生发扬“草根”精神,自主创业。学校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大力提倡并支持学生和学生团体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目前学校共有各类学生社团50多个,其中不少社团被评为全国十佳学生社团、全国百强学生社团、河南省优秀学生社团标兵、河南省优秀学生社团等。开展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思想学术节、体育节、星火论坛、“挑战杯”竞赛等成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2006至2009年,连续4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央文明办、全国学联等单位授予“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据2010年中国校友会网推出的“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显示,学校在培养财富人物方面(已造就3位亿万富豪)比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知名高校,位居全国第53名。[3]
改革发展思路清晰 人才培养目标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校园风景(12张)
办学思路
内抓机制、外引资源、拓展空间、科学发展
发展战略
学术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发展强校
发展目标
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政法大学
学科专业定位
以经济、管理类、法学学科为主,经、管、法、工、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
办学层次定位
以发展本科生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中原,面向全国,为中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 |  | |  |
|
-
0.jpg
(16.08 KB, 下载次数: 104)
-
1.jpg
(4.58 KB, 下载次数: 109)
-
2.jpg
(4.32 KB, 下载次数: 127)
-
3.jpg
(3.76 KB, 下载次数: 118)
-
4.jpg
(4.7 KB, 下载次数: 115)
-
5.jpg
(6.33 KB, 下载次数: 109)
-
6.jpg
(6.28 KB, 下载次数: 116)
-
7.jpg
(12.26 KB, 下载次数: 119)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