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羊肉汤,是鲁西南山东菏泽传统名吃. 最早创于1807年,当时由徐、窦、周三家联手创建,故取名为“三义春”羊肉馆。“三义春”羊肉馆的创立在那个时期的饮食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日后“单县羊肉汤”的扬名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单县羊肉汤已有数千年历史。原始社会末期,舜的老师单卷(亦写作善卷、亶卷)及其部落就生活在单县一带,他们过着半耕半渔半牧的生活。当时饲养的家畜主要是青山羊,而羊的吃法,由烧烤演变为主要吃肉喝汤。
单县羊肉汤经过几千年的改进,制作工艺越来越完善。其正式挂牌面向市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单县羊肉汤呈白色乳状,鲜洁爽口、不腥不膻、不粘不腻,独具特色。其名目繁多,品种各异,肥的油泛脂溢,瘦的白中透红。天花汤健脑明目,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食用;口条汤壮身补血,最宜病愈大补;肚丝汤可细嚼慢饮,眼窝汤肉烂如泥,奶渣汤沙苏带甜,还有马蜂窝汤、三孔桥汤、腰花汤、肺叶汤、肥瘦汤等多种,各具风味。 如今,已有近200年历史的单县羊肉汤,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独特风格,载入中华名食谱,以汤入谱的只有单县羊肉汤,被国人称为中华第一汤。
羊肉汤在单县是招待嘉宾贵客的上品。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刘伯承、陈毅、杨得志等来单县视察时,均赞誉单县羊肉汤开胃养身。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巡视单县时,特地跑到“三义春”羊肉汤馆,鼓腹饱餐,临走时,仍食行为尽,又装罐带回,细加品尝。
单县羊肉汤,用肉多选用单城东南沙河两岸产青山羊,且以“垂羯”为佳。单县大沙河,水草丰茂,碧草如茵,气候湿润,阳光充足,是无污染的天然牧场。因而单县青山羊的皮肉,享誉四方。单县羊肉汤,所以独具特色。 俗话讲:“美食要配美器,药疗不如食疗”,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羊肉含有维生素b1、b2、b3,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中的钙、磷、铁等,具有温中散寒、健腺益气、温补肾阳之功效。
单县羊肉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