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1029
- 积分
- 1029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乡约币
- 2227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 |  |  | 长江大学主建筑
长江大学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中央与湖北省共建、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
历史沿革 长江大学是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
原江汉石油学院的由新中国在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学校发展而来,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石油院校。学院先后隶属于中央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工业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原校址在北京定福庄(即现在的北京广播学院校址),1954年更名为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学院的发展与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并进:为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学校于1965年迁往大庆,易名大庆石油地质学校;为参加江汉油田会战,学校又于1972年迁校荆州,改名为江汉石油地质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为现名——江汉石油学院。 长江大学历史沿革
原湖北农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始建于1977年,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
原荆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湖北省第四简易师范学校,始建于1936年,1978年成立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荆州师范学院。
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的前身是湖北省沙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1年,1977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编辑本段学校概况 长江大学鸟瞰
学校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畔,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脉。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为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原湖北农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始建于1977年,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原荆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荆州师范学院;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前身是湖北省沙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1年,1977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3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亿元。现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8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33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9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300万册,电子图书115万册,订购中外文期刊3060种,各类中外文全文文摘和全文数据库50个。建有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和足球、网球等场地,各类体育运动场馆设施齐全。
学校现有教职工3189人,专任教师214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34人,副教授50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39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7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北名师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省政府专项津贴的专家48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7人,湖北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32人;现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58人,“双聘院士”2人,“楚天学者”13人。
学校培养层次齐全,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9个硕士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8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0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0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普通本(专)科生、外国留学生34000余人。
学校现有2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被遴选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地球化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二级学科被遴选为湖北省特色学科;现有13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中心,其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共性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2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中位列前10名;学校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
2003年学校组建以来,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0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8项,国家“863”、“973”计划16项,国际合作项目22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1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9项;出版学术专著60部,发表论文13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近500篇。 长江大学
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有1个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沉积岩石学、生产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优质课程。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单位;学校实施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培养制度,并设有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等40余种,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及神州、驰骋海外,迅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社会的精英。近年来,毕业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好学生标兵赵传宇为代表的一大批创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2007年学校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价,获得优秀成绩。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国内4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20个地市、州、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湖北省石油学科研究生创新基地。学校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乌克兰、伊朗、阿塞拜疆等国家22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与美、英、加、德、日、韩、俄等39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交流和专家学者互访;向美国、英国、德国、韩国等国家选派留学生,同时招收来华留学生。
面向新世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江大学师生以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践行“长大长新”校训,积极营造“求实 进取 创业 报国”优良校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力争在学校组建20周年前后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地 址: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编辑本段校训、校风 校训:长大长新
校风:求实 进取 创业 报国
【长江大学校训及校风释义】
一、【校训释义】 长江大学校训
“长”(cháng)的含义:一是时间概念,即长久、永恒之意。二是空间概念,指两端之间距离大,与短相对;指高,与矮相对;指远,与近相对,引申为宽阔、宏大和高远。三是指擅长、特长。在读作“长”(zhǎng)时,则有生长、增进和抚育、培育之含义,《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还有重视、崇尚之意,《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
“大”的含义:大与小相对,有品位、层次、程度之意,还有尊重、赞美、美好之意。在此指大学、大学生、大学者、大学问、大志向、大境界。蔡元培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梅贻琦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校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大学生,造就大学者,追求大学问。大学生、大学者要做大学问,关键也在于他们要有大志向,有志者事竞成。大学问会使学生、学者们的精神升华到大境界,从而会促进学校的品位升华到大境界。
“新”,在此指创新、纳新、维新。《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在大学要容纳新思想、新文化、新的科学技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创造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并以其博大的胸怀与宽容来维护、呵护学者的成长、学术的发展;在学术上创新,在学者里扶持新,在学生中育新。大学要有纳新的胸襟,创新的追求和维新的智慧,才能经久弥新。
长大长新,其简明释义为“长江大学,经久弥新;培育大志,崇尚创新。”
二、【校风释义】
【求实】: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实就是指真实、实际、果实、诚实。办学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治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不断取得成果;育人要诚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进取】: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进取是楚文化“和衷共济,发愤图强”精神的浓缩,是长江“奔腾不息、百折不回”精神的凝炼。意在倡导师生修身治学,在成长成才、追求真理、建功立业等方面百折不挠,超越自我,永远向前。
【创业】:学以致用,开创事业。创业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行动;既是学校走过的历史,也是学校发展的现实。用创业精神发展各项事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学校的长期任务。
【报国】:献身事业,报效祖国。报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意在倡导师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建功立业,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求实是基础,进取是动力,创业是途径,报国是追求。
编辑本段科学研究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隶属于电子信息学院)
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长江大学油气勘探开发实验教学中心(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地球化学系)
长江大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医学院)
长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江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实训中心(机械工程学院)
长江大学省级重点学科一览表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学位点等级 类型
1 0708 地球物理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重点学科Ⅰ
2 0709 地质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重点学科Ⅰ
3 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 重点学科Ⅰ
4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5 060105 专门史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6 070207 光学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7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8 071007 遗传学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9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10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长江大学
11 081704 应用化学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12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博士点 重点学科Ⅱ
13 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博士点 重点学科Ⅱ
14 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15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16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17 100201 内科学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18 100210 外科学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19 120202 企业管理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20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硕士点 重点学科Ⅱ
长江大学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腾飞
序号 所属院系 重点实验室名称 备注
1 地球物理学院 教育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
2 地球物理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测井重点实验室
3 地球物理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
4 地球化学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5 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
6 石油工程学院 湖北省油气钻采工程重点实验室
7 动物科学学院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8 农学院 湖北省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
9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湿地农业工程研究中心
10 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1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编辑本段社会声誉 学校在长久的办学历程中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8.87万各类专门人才,他们扎根基层,在各 长江大学
个领域、各条战线发挥重要作用,涌现出一大批政界公仆、企业高管、学苑才俊、劳动模范、商界英豪。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原中共中央委员桂世镛、张丁华,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原石油部副部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永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铁冠,长江学者肖立志、王太宏,全国劳动模范柴桂林、张春阳、李晓明,等等。学校的办学成就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1991年,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称赞学校培养了大批“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优秀毕业生,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赞扬学校培养了扎根基层,艰苦创业的优秀人才。《中国教育报》于1989年和1991年两次在头版报道了原湖北农学院85%的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做到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光明日报》2002年9月12日以《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成功模式》为题报道了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学校组建以来,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本科第一志愿录取率超过98%,本科新生报到率超过97%。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总体满意度 长江大学
超过90%。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给予了广泛关注,并做了大量报道。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声誉日益提高。
【英雄烈士】
方招,19岁,湖北罗田县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酷爱表演、唱歌
长江大学——救人学生
何东旭,19岁,湖北枝江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是班级篮球队长
陈及时,19岁,湖北通山县人,长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梦想是做工程师
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15分许,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省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男孩获救,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英雄名单】
长江大学救人学生:
方 招:文理学院广专5091,湖北罗田人
何东旭:文理学院广电5091,湖北枝江人 长江大学
陈及时:土木0901,湖北通山人
李佳隆:文理学院广电5091,贵州贵阳人
徐彬程:文理学院广电5092,宁夏石嘴山人
张荣波:文理学院广电5091,湖北郧西人
龚想涛:文理学院会计5094,湖北仙桃人
姜梦淋:文理学院广电5091,河南新乡人
孔 璇:文理学院广电5091,云南昭通人
昌子琪:文理学院广电5092,湖北仙桃人
万莉莎:文理学院广电5091,湖北襄樊人
贾云芸:文理学院广电5091,山西大同人
李立科:文理学院广电5092,湖北天门人
孟亮雨:文理学院会计5091,辽宁盘锦人
| |  | |  |
|
-
0.jpg
(6.55 KB, 下载次数: 106)
-
1.jpg
(8.08 KB, 下载次数: 126)
-
2.jpg
(9.53 KB, 下载次数: 110)
-
3.jpg
(6.63 KB, 下载次数: 119)
-
4.jpg
(9.35 KB, 下载次数: 117)
-
5.jpg
(4.25 KB, 下载次数: 109)
-
6.jpg
(3.56 KB, 下载次数: 116)
-
7.jpg
(7.05 KB, 下载次数: 122)
-
8.jpg
(5.16 KB, 下载次数: 114)
-
9.jpg
(7.71 KB, 下载次数: 117)
-
10.jpg
(9.29 KB, 下载次数: 119)
-
11.jpg
(7.09 KB, 下载次数: 105)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