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画] 一只大蝎子——“万”字趣释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1

听众

180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45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5-12-29
注册时间
2012-9-2

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费振龙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3-1-8 22:54: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万”的繁体为“万”。甲骨文作“”,金文作“”。甲骨文和金文的“万”字一望便知就像一只大蝎子形,上部是两个钳子般锐利的钩角,中间是蝎子的身子,下部是蝎子的尾巴,象形字。“蝎子”就是“万”的本义。

  学术界都认为“万”作数字,是假借字。这种假借开始于甲骨文,至今为止,甲骨文中见到的最大数字是三万。其表示方法是“”,即是在“”字的下部尾巴上加上三横来表示。

  《老子》将中国人的宇宙观概括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汉语的日常用语中,常用“万”来作为上限数,表示极大或极多。如皇帝称“万岁”,不是说君王只能活一万年,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哪一个不是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永远活下去?可见“万”不是一个具体数目,而是一个概数。又如汉语中的“万事如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的“万”都是极大的概数。

  对于“万”用于数词,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万”曾被用于指“蜜蜂”,成群结队的蜜蜂常常倾巢而出,数以万计,所以用“万”字指数字,用以表示10000。也有的人认为,“万”字如果从字形上去理解,应为:草地(艹)或田(田)间的虫()子,其数量当然不可胜数,由此用以指数量。

  明刘元卿撰《应谐录》中有一则关于“万”字的笑话。河南汝县有一世代种田的老翁,因家境贫穷,祖辈几代都没上过学,没有一个人识字。到他这一代,靠着自己的劳动,积累了不少资本,可算得殷实之家。老翁于是请一位先生专门教儿子读书识字。这位先生开始教他的儿子写了个“一”字,叫他儿子念“一”,接着写了“二”字,又叫他儿子念“二”,写“三”字,念“三”。这时儿子非常高兴,以为读书写字之事太容易了,放下手中的笔回到家里,告诉他的父亲说:“爸爸,儿子一切都已经学到了,再不必浪费钱交学费了。”其父一听,非常高兴,拿了钱将先生辞掉了。过了不久,父亲打算邀请一位姓万的亲戚来家中饮酒。这天早晨,父亲令儿子拟写一份邀请函,儿子欣然答应了,立即进书房提笔就写。过了好一会功夫,父亲见儿子还没写成,便来到书房。其子见父亲便大怒道:“天下姓氏那么多,这家亲戚为何要姓万,我从早上写到现在,才写完500画,这万字真难写。”父亲一听,才知道儿子根本没学到什么东西。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16 17:11 , Processed in 0.419921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