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3257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哲学思想之百家争鸣

  [复制链接]

391

主题

0

听众

472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351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2-8-20
注册时间
2010-9-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品味人生   发表于 2011-8-31 15:55: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个概念,“哲学”一词是近代从日本引进的。但是,在中国古代相当于“哲学”的学说却十分丰富。先秦时期的所谓“学”,大体即与哲学相当。汉代将先秦各家的学说称作“诸子之学”,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宋明时期,又有道学、理学、心学等,这些“学”,也是哲学。古代虽然没有“哲学家”之称,却有“哲人”之谓,孔子临终前作歌曰:“哲人其萎乎!”

中国传统哲学,儒、道、释互补,儒、法、墨共存,表现出多元一体的思想格局。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有关哲理的思考都是从宇宙的广阔视野,从天人共存、天人合一的整体上出发的,同时特别重视个体道德精神的锤炼,强调天人关系的和谐,强调为政治服务。

春秋以前,中国哲学已开始萌芽。殷周之际,以五行、八卦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和原始辩证法思想,标志着古代哲学思维的开始。《周易》提出了阴阳和八卦的概念;东周的伯阳父用阴阳二气解释地震的形成;《尚书•洪范》已有了完整的五行概念;史伯则提出了“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春秋末年,无神论思想活跃,出现了怨天骂天的思潮,标志着上帝天命的统治秩序开始动摇和人文主义的兴起。不过,春秋以前的哲学思想毕竟是零碎片断的,系统的哲学是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随着“百家争鸣”而出现的。在所谓“九流十家”中,最有影响的是儒、道、墨、法四家。

儒家  

所谓“儒家”,乃是指先秦至秦汉之际形成的以孔子为宗师的学派。《辞源》对“儒”的解释是:“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人,也称术士,后泛指学者。”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所谓“爱人”,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泛爱众而亲仁”。这是“仁”的第一层意义。这种“爱人”不仅仅是指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宗亲,而是爱所有一切人。“仁”的第二层意义是自己想达到、自己想完成的,也要帮助别人达到、完成,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仁”的第三层意义是“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人的行为表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种原则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就是一定的秩序和形式,这种秩序和形式也就是“礼”。所以我们说,孔子所复之“礼”不是周礼,而是达到“仁”的一种手段。

在“仁”的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德治”主张。所谓“德治”就是把“仁爱”之心体现到治国安民的方略之中。孔子最看重“民、食、丧、祭”,主张对人民“富之”、“教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统治者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老安”、“朋信”、“少怀”。

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孟子。《史记•孟荀列传》中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被后世尊奉为“亚圣公”。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性善论”和“良知论。”他认为,人性皆善,皆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都是人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有的人所以不能成为善人,是因为他不去培养和扩充自己的善端。因此,个人修养的培养十分重要,只有具备“浩然之气”,才能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加以补充,提出了“义”,认为仁是发自内心之爱,义是所以为人之道:“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仁政”,施惠于民。

荀子起初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其思想后来却超出了儒家。荀子与孟子相反,认为人性本恶。他讲的人性,指的是人的生理本能。荀子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好愉悦,是皆生于人之性情也……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所以,为避免争夺,圣人制定了礼仪法度,以匡正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可见,荀子讲的礼已更多地侧重于法了。政治上,荀子一方面推崇王道,另一方面又不排斥霸道。针对孟子的“法先王”(尧舜),荀子主张“法后王”(西周),并明确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主张君权至上。荀子也很重视“民”的重要性,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又称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楚国人,略长于孔子。老子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吏(图书馆官员),后隐居不仕。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因老子《道德经》而得名。儒家是“入世之学”,主要讲的是政治教化,偏重于社会和人的品格修养;道家是“出世之学,”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偏重于个人和个人的精神层面。老子所讲的“道”,指的既是宇宙的原始状态,又是世界的本源。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已经存在,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界观)老子强调“道法自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地演进和发展的,是“无为自化”的,所以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观)老子哲学中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的自身都包含着他物,任何事物都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可以物极必反,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从这些辩证观点出发,老子提出了“贵柔”、“守弱”的策略思想,即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等等。然而,老子过分强调“柔弱”,也给他的思想带来许多消极因素,如消极退让,无为而治,否定进步等。

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名周,宋国人。庄子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与老子一样,庄子把“道”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但在认识方面比老子更超然、更幽默(参见《逍遥游》、《齐物论等》)。他认为,人应体认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之则,用以消除物我之间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从而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为此,他要求人们安时处顺,死生如一,用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庄子还提出了“心斋”、“坐忘”等内心修养方法和途径,其要点是以虚静空明的心境去感应外物,用师法自然的方式去认知和评价客观世界。庄子的这些思想,无论对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  

墨家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为两大“显学”。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鲁国人,出身平民,做过木匠,据说曾师从孔子,因不满儒学而另立学说,曾往各国讲学,门徒很多。《墨子》一书由他弟子编辑而成,反映了墨家的主要思想。

墨家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等十大主张。墨家同儒家一样讲“仁爱”,但是又与儒家的“爱有差等”不同,墨家讲“兼爱”,即不分亲疏远近,一视同仁地博爱。墨子认为,“兼爱”要“交相利”,“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家认为,战争对人民的危害最大,因而主张“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和兼并。墨家提出“尚贤”,主张“官无常贵,民无常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无论什么出身的人都可以做官。墨家的“尚同”,主要讲统一思想,统一政令,使百姓能与天子的是非观一致。墨家主张节约财富,节制人的欲望,提倡“节葬”、“节用”、“非乐”。墨家的“非命,”是要人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处境,而不要屈服于命运。其“尊天”和“明鬼”则是肯定“天志”和“鬼神”的存在,这一方面是墨家思想局限性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这个团体宗教性的要求,是企图利用所谓的“天志”和“鬼神”的法力来威慑和警戒统治者。

法家  

法家是后起的一个学派,其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韩国人,出身于贵族,生性口吃,善写文章,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后至秦国,李斯忌其才,馋杀之。箸作有《韩非子》。韩非之前,已有申不害、商鞅、慎到等法家人物对法家学说作了许多论述,商鞅讲“法”,申不害讲“术,”慎到则讲“势”,韩非则将三者合为一体,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认为,君主必须有明确的法令,“循名贵实,信赏必罚”,“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要有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包括知人用人,听言察实,直至对臣下使用特务手段和阴谋诡计;而威势也是必要的,因为非威势不足以“制天下而征诸侯”,必须牢牢掌握权柄不放。治国应以刑罚为主,重刑而少赏,礼教、仁义及人的情感都破坏“法”的尊严,而刑罚则能使人产生畏惧。法家斥责儒家“以文乱法”,斥责墨家“以武犯禁”。认为“明主治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胜利和眼泪!这就是人生! ——法 巴尔扎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5-4 19:35 , Processed in 0.23379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