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画] 头发长,年岁大——“长”、“老”、“考”三字趣释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1

听众

180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45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5-12-29
注册时间
2012-9-2

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费振龙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3-1-9 22:02: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长”字的甲骨文为“”或“”,其上部是两根向右弯曲的长头发,其下是人的手臂和身子及腿。“长”字特别突出了人长长的头发。因此有的学者认为“长”(cháng)的本义是“人的头发长”。余永梁《殷墟文字考续考》:“长,实像人发长貌,引申为长久之长。”由于我们的先民没有理发的习惯,头发长的人,当然也就是年龄大的人。因此“长”(zhǎng)引申出“年长”(zhǎng)的“长”的意思。

  也有的人认为“长”的本义就是“老年人”,即年长者,或长者。古代当官的一般要年纪大的人,即年长的人,因此“长”(zhǎng)又引申为长官之“长”。从甲骨文来看,长者的头发都很长(cháng),因此“长”便引申为长短的“长”。

  甲骨文的“老”字为“”或“”,看上去正是一个面朝左的老人的形象,长着长长的头发,弯腰驼背,手持拐杖,慢慢向前走。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中说:“(甲文)老者倚杖之形。”可见甲骨文的“老”为象形字,是一持杖老者的形象。金文的“老”字则为“”,其人头部的毛发变得更长,简直像一条竖起的辫子,下边的拐杖变得完全不像一条拐杖了。小篆继承了金文的形体:“”。《说文解字•老部》:“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许慎对“老”的意义的训释与甲骨文的“老”字所表示的意思是一致的。根据小篆形体,许慎认为“老”字是由毛、人和匕(化)三字组成,会意字。其意思是须发变白了的人就是老人,即他所说的七十岁(亦说八十岁)的老人。可见“老”的本义就是指年纪大的人。

  常言道,姜是老的辣,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办事稳重,因此“老”引申为“老练”的意思。如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枚乘文章老。”其意思是两汉文学家枚乘写文章很老练。又由于年龄大的人,活的时间长,对过去的事物经历的时间一般都较长,所以“老”又指历时长的、陈旧的或原来的等意思。如“老工厂”、“老机器”、“老脑筋”、“老地方”、“老脾气”等。

  宋代的帝王笃信中国传统的道教,崇尚黄老之学。受其影响,宋代不少人名中喜欢带上一个“老”字。在宋史和宋代诗文中,以某某老命名的人常常可以见到。清代赵翼著《陔余丛考》一书中对此进行过统计,名为胡唐老、刘唐老、孟元老、陈朝老的人有19例之多。命名为孙莘老、刘莘老、许崧老、赵德老的有28例。还有什么吕辩老、张茂老、邹园老、何国老等。

  《清朝野史大观》卷六载有一则关于“老”字的故事。清代乾隆年间,大学者纪晓岚在翰林院编纂《四库全书》,乾隆皇帝很重视这项工作,因此常常到翰林院了解编纂情况。一天,纪晓岚和同事们开玩笑说:“老头子(指乾隆皇帝)今天为什么迟迟不来呢?”话音刚落,正好乾隆帝走了进来,听见了他的话,厉声问道:“‘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见乾隆皇帝来了,同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纪晓岚见皇上责问,从容跪在地上答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简称‘老头子’。”

  乾隆帝听了,对纪晓岚能言善辩的才智很佩服,因此没有治他的罪。

  自此,官场上常有人背后称上司为“老头子”或“老头儿”。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就称蒋介石为“老头子”。

  “考”字的意思不仅与“老”字的意思相同,而且它的甲骨文形体与“老”字相同,只是到了金文时,老人手中的拐杖变成了“丁”字形,小篆保持了金文的形体。楷书进一步出现了讹变。《说文解字•老部》:“考,老也。从老省,声。”可见“考”的本义就是“老”,即年岁高的人。人年岁高了,就要死,于是“考”便引申为“死”。古人称死去的父亲为考。《释名•释丧制》:“父死曰考。”如《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其意思是我(屈原)本来是高阳氏的后代,我死去的父亲叫伯庸。“考”字后来用于考核、考查、考试等意思,与“老”的本义无关,是一种假借。

  从以上对“长”、“老”、“考”三字的分析,可知这三个字的本义相同,均指头发长、年岁大的人。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16:38 , Processed in 0.305872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