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画] 背私为公——“公”字趣释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1

听众

180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45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5-12-29
注册时间
2012-9-2

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费振龙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3-1-9 22:06: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公”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为“”,金文形体与之基本相同,看上去均从八,从“口”。其实,“公”字并不从“口”,“口”为古“私”字。《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又《人主》篇:“其当途(当权)之臣,得势擅事(办事)以环其私。”根据上述叙述,可知古“私”字作“口”或“”。(参见陈初生编纂《金文常用字典》第85页)

  《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许慎沿用了《韩非子》的解释,认为“公”由“八”和“厶”两字构成。“八”字两笔向着相反的方向,古人取相背之义。《说文解字•八部》:“八,别也。”从“八”的字多有“分开”的意思。如“分”,表示用刀分物;“半”,表示把牛分成两半;“介”,表示人各有界限。“分开”就是相背离、相对立。“厶”,古“私”字,像往自己身边环绕之形,即一切为自己打算为私。“八”、“厶”合起来的意思是与私相背、相对立。反对私,即不为自己打算,一心为公。

  “公”由“公正”、“一心为公”引申为“共同”的意思。由“共同”的意思再引申为“公家”、“公物”。由于“公”的本义是一心为公,因而古人将其命名为五等爵位之首。如《艺文类聚》卷五十一引三国时吴环济《帝王要略》云:“爵有五等,公者,无厶也。”

  《吕氏春秋•去私》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晋国的南阳县缺个县令,晋平公问他的大夫祁黄羊该派谁去当这个县令最好,祁黄羊极力推荐解狐去。晋平公对祁黄羊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道:“您问我谁可担任县令,并没问我谁是我的仇人啊!”晋平公根据祁黄羊的意思,派解狐当了南阳的县令。国内的人对此称赞不已。

  过了不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少了一个管理军事的官员,你看谁可以担任?”祁黄羊回答道:“祁午可以。”晋平公又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军事长官,并没问谁是我的儿子呀!”于是晋平公派祁午担任军官,祁午也干得很好。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荐家里的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后来孔子听到了这件事,感慨道:“祁黄羊可识千里马,可称得上‘公’。”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5-5 14:20 , Processed in 0.172852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